——据《人民日报》
锐评:新职业打开了新赛道,但能不能变成康庄大道,有待各方共同努力。
最近,一位广州湛江的考生花了3000块钱买了个假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骗过了父母和乡亲,在村头拉起了横幅,也准备了鞭炮祝贺。就在此时,村干部发现录取通知书上有个错别字,方才向学校和教育局咨询发现了事实的真相。
——据《新京报》
锐评:伪造清华录取通知书的闹剧可放过,制假贩假的行为必须严查。
暑期一到,名目繁多的“全脑开发”又来了。太原市一家叫作“道蒙开智”的培训机构,提供价值19800元的培训课程,只需两天,孩子们就能“通过用手摸、耳朵听、鼻子闻,感知颜色、汉字等”。新华社调查指出,这家神奇的培训机构创立于2010年,在全国已开设几十家加盟机构,但并未遭到查办。而在全国市场上,类似“全脑开发”机构更数不胜数。
——据《南方日报》
锐评:前有“量子波动速读”,今现“全脑开发”培训,如此荒唐可笑的伪科学、假把戏,为何总能忽悠不少家长笃信不移?
“公共收益是业主的钱,自己的钱自己怎么说了不算呢?”沈阳市某小区获得公共收益42万元,却被物业擅自“补充进专项维修经费”。业委会花了一年时间进行追讨,物业方面却以“无结余”为由,拒绝还款。小区公共收益归谁管、谁来用、如何用,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据新华网
锐评:公共收益取之于公、用之于公,不该是笔“糊涂账”。
近日,仝卓伪造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一事作为“政务处分典型案例”,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读本》,成为学习的“样板”,颇有以案说法的味道。
——据澎湃新闻
锐评:仝卓事件不是什么好事,充斥着公权私用、失职渎职等问题,但官方通报不失为值得学习的好通报,若能成为今后类似通报的模板,也算是坏事变好事。
前不久,广东佛山顺德一老人被狗绳绊倒,头部重重着地。据当地镇政府通报,此事初步判定系意外事件,罗水村民罗某(女,12岁)把另一村民罗某拴养在家门口的狗只牵出来玩,途经罗水市场时狗只挣脱约束绳,在奔跑过程中狗绳意外将本村村民麦某(女,88岁)绊倒,导致麦某受伤,经送医院救治无效死亡。
——据《羊城晚报》
锐评:养犬是个人权利,但养犬自由离不开养犬自律。希望每一位爱犬人士都要牵紧“文明绳”,做个守法的养犬人。
公职人员上班时间发朋友圈,和点赞评论者一同被诫勉;因洗澡迟接巡查组电话访谈,被给予警告处分;教师假期自费聚餐,被纪委通报批评……近年来,一些执纪简单化、问责粗线条甚至乱问责、错问责、问错责的现象冒头,虽然事后相关处理被撤销,却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据人民网
锐评:“问责”是把利刃,切忌随手乱舞。
近日,某高校出版社因一套数学教辅被推上风口浪尖。这套数学教辅分男女生版,男生学蓝版,女生学红版。如此策划,按照出版社说法,是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的精心编排和设计,旨在使“男女生发挥各自优势,帮助男女生根据实际情况找出数学学习的薄弱环节、为学习进步找到突破口”。
——据《光明日报》
锐评:性别差异不该成为营销噱头,不论男女只要方法得当、肯下功夫,都能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