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治区档案馆获赠近2000件 珍贵历史档案文献

  本报10月6日讯 (记者  李存霞)9月24日上午,来自乌兰察布市的巴特尔、傅娜英夫妇,将12类近2000件珍贵历史档案文献捐赠给自治区档案馆。

  巴特尔是一名少数民族古籍研究员及收藏档案文献者,傅娜英是一名收集整理保护档案工作人员。他们夫妇二人爱好收藏档案资料。30年来,他们收藏了80万字蒙古文古籍和60万字藏文古籍,以及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全国各地文献档案等文字资料。此次,他们捐赠的档案文献包括清朝时期的藏文、蒙古文古籍,上世纪30至70年代的国家级、省级、县级历史文件,以及照片、地图、地契、书刊、报刊等多类珍贵档案文献。

  “巴特尔自幼受到父母影响,爱好收集‘有字的纸’。我是一名档案工作者,结婚后更深受他的影响,和他一起收集了许多宝贵的档案资料。此次捐赠,也是希望能将这些珍贵档案更好地保存下来,将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傅娜英说。

  自治区档案局副局长、档案馆副馆长张帅表示:“档案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此次巴特尔、傅娜英夫妇捐赠的档案文献内容珍贵、载体多样,极大丰富了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是今后开展优秀民族历史文化教育、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的重要依据和宝贵资料。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并大力支持档案工作,积极踊跃捐赠档案文献资料。自治区档案局会在充分保障捐赠者档案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举办展览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充分挖掘档案文献资料的价值,有效发挥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明、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真正使静态的档案活起来、动起来,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群众生产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切实扛起筑牢祖国北疆 安全稳定屏障的政治责任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提高政治站位 加强统筹协调 强化监督检查
强化“双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
自治区档案馆获赠近2000件 珍贵历史档案文献
推动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落地见效
稻花香里话丰年
复兴屯多金属矿 勘查开发前景可观
乐享假日时光
伊利上榜 “2020中国企业500强”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