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稻花香里话丰年

  □本报记者  李国萍

  深秋的风从田埂上吹过,土右旗明沙淖乡贺成全村里,水稻种植项目示范基地大片的荷花在风中摇曳,一群群鸭子在稻田中穿梭。

  这片恍若江南水乡的美景就是当地致富能人陈禄喜的聚宝盆,放眼望去,满田尽披“黄金甲”,600多亩水稻成熟啦!

  很难想象,这600多亩稻浪滚滚的水田过去曾是荒草丛生的盐碱地。2016年开始,陈禄喜流转了30亩土地试种水稻,获得成功。2017年他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300亩,加工好的大米送到村里的渔家乐。陈禄喜说:“这几年,不仅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我还种了几十亩荷花,养殖了3万只稻田鸭,每亩水稻纯利润是3000元左右,鸭子纯利润是1000元左右,也就是说一亩的纯利润是4000元左右。明年我要带着乡亲们一起种水稻,让村里的盐碱地变成大粮仓。”

  这几年,明沙淖乡围绕三次产业融合,立足沿黄实际,大力实施产业强村行动,重点打造了以贺成全村为中心的沿黄风情产业带。其中投资1300万元建成贺成全“渔米庄园”,投资550万元配套完善4公里的旅游观光通道,将沿途分布的25家鱼池串联成线,抱团发展,辐射带动沿线村庄,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以上,带动周边农民年均增收明显。现在,陈禄喜的水稻知名度越来越大,不仅产品供不应求,自己也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变成了农民企业家。

  陈禄喜说: “我们自己有加工设备,水稻商标也注册了,就是以我名字注册的陈禄喜大米,远销到了四川、安徽、北京等地”。

  土右旗这些年不断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和特色化种植,打造了高粱、中药材、甜菜、地梨、黑小麦等示范基地,订单农业和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明沙淖乡贺成全村的水稻种植,是土右旗特色种植的一个缩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切实扛起筑牢祖国北疆 安全稳定屏障的政治责任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提高政治站位 加强统筹协调 强化监督检查
强化“双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
自治区档案馆获赠近2000件 珍贵历史档案文献
推动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落地见效
稻花香里话丰年
复兴屯多金属矿 勘查开发前景可观
乐享假日时光
伊利上榜 “2020中国企业500强”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