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本报记者 徐跃 图/本报记者 王磊

  蒙古马精神的艺术呈现

  成功塑造鲜活的骑兵形象

  “最鲜活的就是骑兵人本身!”

  这是舞剧《骑兵》宣传短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这份鲜活,来自主创团队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强烈情感。

  “我的父亲就是一名骑兵,我从小生活的地方还居住着老一辈骑兵战士,每每看见他们,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感。多年来,这种创作愿望一直藏在心中。”国家一级导演、舞剧《骑兵》总导演何燕敏激动地说。

  内蒙古骑兵部队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按照中国共产党“成立维护群众利益的少数民族自己的军队”的指示,组建起来的一支以蒙古族指战员为主体的骑兵部队。

  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内蒙古骑兵部队指战员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与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保卫了内蒙古民族自治运动成果,参加了扭转东北战场局势的所有重要战疫,以及辽沈、平津两大改变了中国命运走向的战略决战,为内蒙古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为东北、华北地区的解放和全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内蒙古骑兵为人民而战,为民族解放而战。他们将自己奉献给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他们的伟大成就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像何燕敏一样,在《骑兵》主创团队中,很多人与骑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创作动机源于对骑兵的信仰和崇拜,骑兵是民族集体记忆,是流淌在血液中的,这些英雄值得被歌颂,民族舞剧《骑兵》在众望所归的呼声中诞生了。

  从2015年开始构思,2016年3月《骑兵》剧本初稿完成,每一个过程都是精心打磨。

  《骑兵》主题鲜明,讲诉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蒙古族青年成长为光荣的骑兵战士的成长历程,刻画了美好的爱情和家国情怀。同时结构紧凑,没有任何拖沓,编排到位,跌宕起伏的剧情扣人心弦。

  《骑兵》独具特色,既有民族舞蹈的特质,又有中华舞蹈的气势,在全国各类舞蹈中十分亮眼。独舞、双人舞、群舞各个精彩。不局限于传统,又创新了许多舞蹈动作。

  70多人的一台舞剧,人人精彩。立得住,站得稳,让舞剧《骑兵》走得更远。

  2019年首演之后,《骑兵》收获了业内专家、学者及观众的广泛好评,入选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自治区2019—2022年重大主题文艺精品创作剧目和“红色百年内蒙古”系列项目。不久前更是捧回了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这一国内最有分量的舞蹈奖项。

  蒙古马精神贯穿始终

  在剧中有一匹忠诚无畏的蒙古马“尕腊”,令人印象深刻,主人公朝鲁与战马“尕腊”在战斗中冲锋在前,“尕腊”在最后一次战斗中没能再站起来。

  “尕腊”的形象不仅是一匹马,更是蒙古马精神的拟人化体现,舞剧《骑兵》将战士与战马的深厚情谊刻画得淋漓尽致。

  战马“尕腊”的扮演者巴音达来说:“通过剧本的解读,让我们每个演员对那个年代的英雄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在心中生根发芽,这才是最可贵之处。因为入戏太深,有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匹马。参与《骑兵》的排练,是一次学习、一次磨炼,更是一场战斗,我要不断地提高体能,攻克每一次挑战。”他说,当听到观众掌声的时候,感觉一切都值得。

  排练过程中,每一位演员都把自己揉进了角色当中,为《骑兵》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他们最长时间一次连续排练17个小时,不断突破自己的体力和耐力。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歌舞团负责人乌兰牧骑勒说:“演员们没有节假日,也没有怨言,都在积极配合导演。有些演员腰伤复发,为了不耽误排练,喝止痛药坚持着,没有人请假休息,都是全心全意投入到排练当中。这就是这部剧的力量,这些力量来自于骑兵精神。”

  《骑兵》这部作品一扫庸俗之气,树立了内蒙古文艺精品的艺术高度,这是整个创作团队苦练内功的结果。

  演员们在舞台上展现出蒙古马的忠诚、勇毅、刚强又不乏柔情,用肢体语言完美呈现了“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观众都能在《骑兵》中找到共鸣点,感受到骑兵精神的力量。

  《骑兵》从舞美到演员,从灯光到音乐都是最优秀的配置,甚至堪称华丽。国家一级导演何燕敏、国家一级编剧赵大鸣、国家一级作曲杜鸣、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刘文豪、国家一级服装设计宋立……

  这无数个“一级”,成就了《骑兵》的顶级。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说:“《骑兵》选材奇特,在全国看来也是独有,人物立得住,能与观众共情。各个领域都十分出色,各个环节都出彩,得到这个荣誉实至名归。骑兵给与我们力量,让我们勇攀高峰!”

  民族艺术精品常演不衰

  “主旋律作品不是高喊口号,《骑兵》用舞蹈这一不能说话的艺术给作品插上了翅膀,表达了内蒙古人民的家国情怀和人类的和平愿景。从文化审美来说,蒙古马精神是蒙古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对英雄的崇拜是民族文化审美中最高级的审美。”何燕敏说。

  创作《骑兵》的经验,让人们看到了好作品的特质。好作品首先来源于情怀,也来源于绚烂的生活;好作品来源于多年来不停歇的奋斗和累积,是一体性的感悟,是厚积而薄发;好作品来源于从构想到舞台呈现的整个过程……

  从台前到幕后,创作和演出团队把心揉成土,把汗化成水,每一个动作都是用心浇筑的雕塑,精心打磨成就了今天舞剧《骑兵》的成功。

  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委、上海歌舞团团长、国家一级导演陈飞华评价:“我们在看其它剧目的时候都会拿《骑兵》作对比,经典剧目是经久不衰的,《骑兵》有民族的特质,又有民族的气势,在我这里你们就是第一,这是你们跳出来的成绩。我愿意把《骑兵》推到全国的舞台上,让我们一起努力!”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舞剧《骑兵》是内蒙古2500万各族儿女奋斗新时代的最好精神体现。未来,自治区将继续从多个方面支持《骑兵》走向更大的舞台。全区文艺战线受到《骑兵》的精神鼓舞,也将向《骑兵》借鉴经验,围绕重大选题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莉说:“我们会充分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将《骑兵》打造成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经典剧目、王牌剧目,让《骑兵》长演不衰。同时,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我们也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时代服务的导向,让剧目走向群众、走向生活,用好作品回报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文/本报记者 徐跃 图/本报记者 王磊~~~兵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视界
   第06版:国际新闻
   第07版:出彩
   第08版:公益广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收藏
职工俱乐部的岁月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