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戈壁铸军魂

——评老兵回忆录《戈壁岁月》
  ◎董作锦

  《戈壁岁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部分老兵对戍边额济纳那段军旅岁月的回顾与眷恋。手捧这部沉甸甸的书稿,戈壁筑山的火热场景伴随着大漠风沙的漫天起舞,宛如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再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也再一次激荡起大家时时按捺不住的军旅情怀……

  上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风起云涌,额济纳地区是历代兵家锁钥之地,战略意义凸显。1966年6月,某部工程兵建筑第173团率先奉命移防额济纳旗地区筑山设防,随后继173团、171团之后,又先后将工程兵建筑第182团和134团、102团调防戈壁滩,同时将汽车9团、11团、14团以及铁道兵30团也配属施工部队国防施工。正是这数万解放军官兵为了我国之重器东风航天城的安全,日夜奋战,挖地三尺,硬是在这荒无人烟的千里边境大戈壁上修筑了钢筋水泥的8座人造山。它成了铭刻在戈壁滩上的不朽丰碑,也永远闪耀着全体官兵用热血和生命凝铸的戈壁军魂。

  如今随着近半个世纪岁月风沙的侵蚀,这8座人造山早已失去往日的功能,但她依然迎风傲立、孤悬瀚海,无声地向人们传诵着当年这支英雄部队筑山守边的动人故事,同时散发出无穷的魔力,吸引和召唤着遍布全国各地、曾经在这块热土上燃烧过青春与汗水的铁血军人。

  “几回回梦里回边关,热泪洒上戈壁滩……”渴望重返额济纳的这些老兵的心情,一点都不亚于当年贺敬之先生在《回延安》一诗中所描绘的那般炽烈。

  随着岁月的更迭、时代的变迁,老部队的番号和代号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额济纳、戈壁滩、人造山依然散发着强大的力量,时时叩击着我们这些老兵的心灵。

  究其根源,就在于这支英雄部队那种坚决听从党中央命令,迅速果断从黄海之滨移防千里戈壁的坚强意志;那种为早日构筑边关的万里长城,“革命加拼命,要山不要命”的铁血精神;那种官兵平等,视战友如兄弟的革命情谊;那种视苍凉与艰苦为乐观浪漫的情怀等这些筑山戍边中凝铸而成的军魂。正是这宝贵的戈壁军魂,把我们这些五湖四海的老兵凝聚在一起,并在各自的心目中光彩耀眼。

  《戈壁岁月》书中的每一位作者,在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那段军旅岁月的留恋与怀念,无不宣泄着对那段激情岁月凝铸出来的军魂的光荣与自豪!

  50年弹指一挥间。回眸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风华正茂、青春飞扬的我们怀着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 ,用如火的青春、花样的年华筑山戍边,我们可以自豪地大声呐喊:我们虽然平凡,但无愧于那个时代!

  岁月易逝,军魂永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吕国英
~~~◎单学文
~~~——评老兵回忆录《戈壁岁月》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收藏
   第05版:特刊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出彩
   第08版:观察·兴安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十三五来自锡林郭勒的汇报(二十)
意象难,抽象更难
俞祺德书法六境考
戈壁铸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