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河区:不负春光备春耕

  □本报记者  刘向平  实习生  杨程宇

  又到了春耕备耕的时节,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海岱村一派忙碌景象:挑选蒜种、地表打膜、选优栽种……“为进一步提高产量,我们打破传统种植模式,采用更加科学高效的地膜式种植,不仅可以将种植时间提前5天,而且亩产提高25%以上,达到每亩1500斤。”包头市老海岱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海岱村副主任尚全明介绍道。

  “地膜就像一层保温层,把阳光照射产生的热量汇集起来,消融冻土,种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长得又快又好。”在海岱村,蒜农们正在操作打膜设备进行机械化作业。

  “近几年我们才开始推广使用地膜式种植,很多技术还不太懂,多亏区农牧局及时联系市农科院的专家前来为我们指导,让我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蒜农张大哥高兴地说。

  为进一步做好春耕备耕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东河区通过强化农情信息调度、有效开展技术指导、做好生产资料保障供应等方式,确保不误春耕、不误农时。通过调查摸底,今年东河区种植业以玉米、蔬菜为主,小麦、水稻、杂粮、露地蔬菜等其它作物为辅。

  面对大规模春耕需求,东河区积极组织农资销售门市、肥料生产企业复工生产,推动9家肥料生产企业和49家农资经销门市全部实现复工生产,完成农药、种子、化肥储备调运。目前,全区春耕生产农资储备充足,已储备化肥2000吨、农药47吨、地膜180吨,大中型农机具460套。

  与此同时,东河区持续做好服务企业、服务农户工作。联合市农科院专家,组建农业生产服务队,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政策咨询、市场信息等,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市场监督、农牧等部门也深入到各乡镇,对农资销售网点逐一检查、严格执法,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保证春耕生产正常开展,提高春播质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5版:云上103
   第06版:内蒙古足球
   第07版:影像力
   第08版:出彩·文件
民族区域自治的光辉典范: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
内蒙古军区机关要为官兵办15件实事
我区下达2021年首批科技成果转化 专项资金4775万元
自治区高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0条措施
春风送岗 医路有你
接种疫苗后仍需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呼伦贝尔市乌兰牧骑惠民演出 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东河区:不负春光备春耕
温馨服务 情暖车厢
“多彩田园”民主村
听取全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情况汇报 研究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