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集宁战役: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华彩前奏

集宁战役纪念馆外景
集宁战役纪念园一角
参加集宁战役的老兵孙二娃
党员干部参观集宁战役纪念馆
集宁战役指挥部旧址
集宁战役面粉公司旧址
  集宁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联着我党我军在历史重大关头的前途和命运,它用隆隆的炮声迎来了新中国成立的曙光。

  没有细壤,泰山不能成其高;没有涓流,江海不能就其阔;没有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血肉之躯,共和国的大厦就没有今天这般巍巍耸立。

  □本报记者  皇甫美鲜  海军  

  通讯员  郭羽

  “1948年农历八月十七,我们负责攻打龟缩在集宁面粉公司的国民党部队残余势力,按照上级要求晚上12点结束战斗。当时人进不去,就用炮打,一直打到晚上12点也没能攻破,战斗暂停。第二天开始用远程炮轰炸,穿梭在街道中的部队都往面粉公司集中,还是没有攻破,后来用炸药包炸开了面粉公司的后墙,战士们冲进去跟敌人拼刺刀……”今年95岁的老兵孙二娃思路清晰地讲述着发生在“集宁战役”中当年的那段烽火岁月。 

  孙二娃1945年参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服役。他参加的这次战斗正是集宁战役中的最后一次大战——察绥战役之首战集宁的场景。

  集宁(今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在20世纪中期只是一座小城,它的城围只有7公里,城区面积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不过2万人。按照《集宁战役》一书记载,从1946年1月到1948年9月的3年时间里,国共双方在这个地区共爆发了3次大战。为了表述方便,把3次战役通称为“集宁战役”,孙二娃参加的是集宁战役的最后一次大战。

  集宁战役,解放战争时期我区影响力最大的战役之一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的集宁,地理位置突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解放前,集宁是绥东地区的心脏,集宁东边的张家口(当时的张垣)是我党晋察冀根据地的中心,西南边的山西是我党西北部晋绥根据地,集宁如果被国民党占领,我党的两大根据地将被隔开。从交通方面来说,集宁地区是我国最早建铁路的地区之一,所以战略位置至关重要。同时,集宁是通往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以及蒙古国、俄罗斯的捷径。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使得集宁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

  中国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集宁战役》一书主编、乌兰察布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乌兰察布市文化产业研究会副会长任致中研究集宁战役已有16个年头了。他说:“近期正在参与由内蒙古党史办主办的‘集宁战役’课题,并且围绕集宁战役编写、发布系列集宁战役背后的感人故事。通过研究发现,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在集宁地区爆发的应该是4次战役,更正将在修订本《集宁战役》中订正。这4次战役,分别是1945年10月‘绥远战役之绥东作战’、1946年1月‘集宁反击战’、1946年9月‘大同——集宁战役’、1948年9月‘察绥战役之首战集宁’,统称‘集宁战役’。” 

  经受战争洗礼的集宁,如今还留有火车站水塔、集宁面粉公司旧楼、集宁战役指挥部等集宁战役遗址,向人们倾诉着那段烽火岁月。

  “在查阅到的毛泽东主席为中央军委起草的与集宁战役相关的52份电报、电令和他的著作、年谱和公开发表的谈话中,曾上百次提到当时还鲜为人知的集宁、丰镇、兴和、卓资山、陶林、凉城、绥东、平地泉、隆盛庄、旗下营、台基庙、玫瑰营、张皋……”任致中介绍说。

  “绥远战役之绥东作战”——绥远战役最精彩的部分

  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政府就片面制定所谓接收计划:一方面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原地待命,一方面疯狂向解放区大举进攻。1945年8月16日,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第二天,蒋介石就给傅作义发出密电:日皇已宣布无条件投降,你战区部队迅速沿平绥线向东挺进,勿稍松懈;努力进剿铁路沿线共军,火速接收包头、归绥、集宁、大同、张家口诸城市……8月18日,蒋介石又正式指定傅作义为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受降官。

  从8月中旬至9月初,傅作义所辖的12战区发生多起国民党军强占我抗战胜利成果并疯狂进攻解放区的战例。他们抢占毕克齐、归绥,抢占了被八路军解放的集宁、丰镇、兴和、武川、陶林、凉城、尚义等城镇。此外,傅作义还将投降的伪蒙疆部队改编为两个集团军,任命汉奸王英和李守信分别担任集团军总司令,并大肆恢复旧政权,建立地方武装,自以为建立起“热、察、绥反共隔绝地带”,以期控制整个华北战局。

  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中共中央于1945年9月19日,提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9月11日,中共中央军委给各地指示中指出:为促进谈判,推迟国民党军深入东北、华北,争取全部占领察热,争取东北优势,必须布置几个有力战役。晋察冀、晋绥两军区立即组织察绥战役,消灭傅作义部,解放绥远,收复归绥,夺取雁北13县。于是,我晋察冀、晋绥两军区厉兵秣马,积极组织发起绥远战役(也称绥包战役、平绥战役)。为完成绥远战役的作战任务,晋察冀军区决定集中3个主力纵队9个旅,晋绥军区集中5个主力旅,共14个旅5.3万人,由聂荣臻和贺龙亲自带领挥师西进、北上。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绥远战役分绥东作战和会攻归绥两期实施。前期是指从10月18日开始的,以集宁为中心的绥东地区隆盛庄争夺战至25日结束的卓资山阻击战和集宁争夺战;后期是指我军围攻归绥、包头的战役。前期的绥东作战,我军势如破竹,大获胜利。而后一阶段,则敌我相互胶着,没有完成预定目标。

  以集宁为中心的绥东作战,包括隆盛庄争夺战、卓资山阻击战和收复集宁的3场战斗。我军对攻占集宁做了充分准备,制订了几套方案。毛泽东主席10月24日给聂荣臻、贺龙的电报中说:“如傅部主力固守集宁,一时不能攻克,望集中主力歼灭十八台、卓资山、三道营、旗下营、白塔之敌,占领集宁、归绥间二百余里铁路,发动群众建立政权,收集粮食,使集宁傅部陷于孤立,然后歼灭之。”

  集宁守敌是第35军军部和第101师。第35军是傅作义的老本钱,而101师又是35军的王牌。聂荣臻深知,如果把101师消灭掉,那将是对傅作义的一个沉重打击。他决定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用冀察、冀中两个纵队聚歼该敌。战争进程使傅部没敢固守集宁,在我军的猛烈打击下,傅作义部为了保存实力,避免被我军各个击破,采取了“一触即退”的战法,部队拼命向西逃窜。战斗打响后,冀中纵队击溃了敌人一个团。敌第35军军部和101师不敢恋战,乘夜弃城向西逃去。于是,24日,晋察冀部队较为轻松地占领了集宁。至此平绥铁路从大同以北之孤山、丰镇至集宁250里一线全部被晋察冀野战军控制,切断了傅作义与阎锡山沿铁路的联系。

  “集宁反击战”——树立榜样的一次战役

  集宁是平绥铁路线上的咽喉,向南直通大同、向东可达张家口,向西直达归绥,是连接我晋绥军区和晋察冀军区,通向东北解放区的枢纽,也是国民党军队打通平绥铁路线的战略要地。据任致中主编的《集宁战役》书中记载,1946年1月5日,根据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止军事冲突的协定》,10日正式公布并颁发于13日24时生效的“停止冲突命令”(简称“停战令”)。由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国民党代表张群(2月10日后换为张治中)、美国代表马歇尔组成最高三人委员会,负责调处国共双方的军事冲突,监督双方执行“停止冲突命令”。

  在“停止冲突命令”生效前,蒋介石阴谋抢占我华北地区各战略要点,妄图分割华北与东北解放区的联系,分割晋察冀与晋绥解放区的联系,并从东西两面对张家口构成进攻态势。1月11日,蒋介石向各地国民党军下达了务于1月13日前占领要点的秘密命令。特别电令傅作义派部队务于在“停止冲突命令”生效之前,攻占集宁县城。

  集宁是平绥铁路上的重镇,是绥东的心脏。它连接着大同、张家口、归绥,连接着我晋绥军区和晋察冀军区。敌人要打通平绥铁路,夺取战略要点,集宁就成为首当其冲的争夺对象。集宁在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虽然有过争夺,但一直在我军手里。傅作义接到蒋介石密令后,派孙兰峰率国民党军、伪蒙骑兵4000多人,于13日突袭集宁。我军奋起抵抗,但因寡不敌众,决定撤离,傅作义部于14日8时抢占集宁。毛泽东主席惊闻集宁失守,电令贺龙司令员,不惜一切代价,夺回集宁。

  于是,姚喆司令员率晋绥军区27团从卓资山回援集宁,绥蒙军区骑兵旅从陶林驰援集宁,晋察冀军区冀晋纵队马龙部、陈仿仁部,也从丰镇、遇驾山等地北上集宁参加战斗。根据贺龙司令员的指示,我军各部队于17日18时30分向城垣发起总攻。残酷的战斗整整打了一夜,18日晨,我军收复集宁。

  任致中介绍说:“这次战役的胜利,有力地捍卫了抗战胜利成果,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增加了我军重庆谈判的砝码,同时集宁作为军事调处成功范例的第一小组,也为全国的38个军调执行小组做出了榜样。”

  “大同——集宁战役”,积累经验的一次战役

  1946年6月26日,内战全面爆发后,我党提出攻取“三路(平汉铁路北段和正太、同蒲铁路)四城(保定、石家庄、太原和大同)”的战略计划,其中一个是攻取大同。当时大同是阎锡山的地盘,经过几次战役后,大同被我军团团包围,但未能攻破。这时阎锡山向蒋介石求救。蒋介石鉴于大同岌岌可危,急令傅作义出兵解围。1946年9月5日,傅作义精心策划了“围魏救赵”的军事战术,以战区主力部队向绥东进攻。国民党总指挥董其武率部占领卓资山后,随即进攻集宁。在董其武部攻打集宁被我军围歼时,傅作义急电35军101师、榴弹炮团、32师、骑兵第四师火速增援攻城之敌。由于我前方指挥部指挥失误,调动外围主力阻击傅作义增援部队,失掉战机,使得傅作义部援军突破防线,会同101师、32师董其武部于13日攻克集宁,我军被迫撤离,随之大同撤围。这是集宁三大战役中的第三个战役“大同——集宁战役”。

  察绥战役之首战集宁,配合辽沈战役的一次战役

  1948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反攻进入战略决战阶段,在东北战场上展开了辽沈战役。8月3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在西柏坡召见了聂荣臻、杨成武,授命华北第3兵团进军绥远,“要首战必胜”“占领集宁城”,将国民党傅作义主力拖在平绥线上,使其不能出关支援东北战场。

  第3兵团的将士们不负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重托,以摧枯拉朽之势,从9月20日开始,连续完成了红砂坝阻击战、大土城歼灭战、瑰营阻击战、南毫堑阻击战等集宁外围战役,于9月26日凌晨2时完成对集宁的包围。于26日18时30分,在战场总指挥姚喆司令员的指挥下开始攻城。战斗进行了近17个小时,于27日11时结束战斗。这次战役共毙伤、俘虏敌军将士3535名,还缴获大量武器辎重等。这次战役以及第3兵团随后的胜利进军,完成了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拉住傅作义主力,不使出关”的战略任务,解放了集宁和绥东广大地区,攻占了包头,包围了归绥,使坐镇北平的“剿总司令”傅作义大为震惊。

  任致中动情地说:“集宁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联着我党我军在历史重大关头的前途和命运,它用隆隆的炮声迎来了新中国成立的曙光。”

  四次战役,我军共歼灭俘获敌人2.6万余名。而我军牺牲阵亡的将士,有的留下了姓名,更多的连姓名也没有留下。

  没有细壤,泰山不能成其高;没有涓流,江海不能就其阔;没有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血肉之躯,共和国的大厦就没有今天这般巍巍耸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特别策划
   第04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07版:市场监管
   第08版:生态环保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草原号
   第12版:收藏
集宁战役: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华彩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