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家的天 “晴”了

  □讲述者  杨树成

  我叫杨树成,是兴安盟突泉县突泉镇溪柳村人,一家四口人,因穷而出名,上有年迈的母亲要赡养,下有儿子要读大学,妻子邹立娟在干活期间右腿误入搅拌机,近20万元的手术费用把这个本就负债累累的家庭压得喘不上气,日子也过得捉襟见肘。当时的日子别提多难熬了,我都没有过下去的信心了。

  2017年,我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首先成为健康扶贫的直接受益者,妻子的医药费给报销了,儿子上学的钱也有了着落,感觉我家的那片天从此“晴”了。

  听说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突泉县围绕健康扶贫的重点工作,坚持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的要求,精准施策、统筹推进,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统筹融合资源,有效遏制了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有了健康扶贫托底,借助突泉县实施“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我申请办理了4万元的牲畜养殖贷款,购进了4头扶贫母牛。在我的精心饲养下,基础母牛陆续产下4头牛犊,靠着养牛我家脱了贫。

  脱贫之后,我家的好事一个接一个,儿子顺利考上了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我在村干部的鼓励下发展起短平快的庭院紫皮蒜种植业,一年下来可增收5000余元。

  过去我们家因为穷抬不起头来,现在,一家人的心态积极向上,成了脱贫幸福家庭。溪柳村村主任孙艳生还经常拿我们家脱贫致富的事迹作典型,鼓励村里人奋发图强。

  (本报记者  赵弘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乡村振兴
   第06版:要闻•广告
   第07版:评论
   第08版:生态环保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郁郁葱葱黄沙梁
2021年 西辽河流域水量调度 启动
科技赋能 富路宽
院地共建科技合作项目 落户察右中旗
花为媒
​我家的天 “晴”了
乌兰察布市 两地回收废旧地膜 近千吨
阿巴嘎旗 扶贫办综合保障中心 挂牌
养牛养出“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