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桂菊:“要加把劲儿,把日子过得更好!”

黄桂菊精心收拾着自己的新家。
黄桂菊侍弄菜地。
  □本报记者  王塔娜  

  通讯员  刘东鸣  陈秀俊

  沿着赤新旅游公路一路前行,远远便能看到路边一栋栋灰黄相间、整齐划一的房子。沿着宽敞的马路拐进去,红山区文钟镇二道井子易地搬迁的移民新村映入眼帘,庭院布局错落有致,绿化带和草坪相连,干净整洁的道路,一排排太阳能路灯,把整个村庄装扮得格外美丽。

  从山里蔡家沟搬到这里的黄桂菊住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新房子,生活与以前大不相同:“原先我住的是土坯房,下大雨的时候都不敢住,担心土坯房会坍塌。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用报纸糊的顶棚因屋里漏雨都塌下来。现在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还有小院,屋里屋外的环境和城里基本一样,房子里还有自来水、暖气、卫生间、整体厨房等一应俱全,真是太好了!”

  黄桂菊家老房子在移民新村东南方向3公里处的蔡家沟,钻沟爬梁出行不便,赶上雨雪天气山沟里的村民根本就出不来,进村的路只有一条狭窄崎岖的山路,生存环境相当恶劣。黄桂菊家的公公婆婆双双患脑血栓,卧床10年,孩子要上大学,老人需要照顾,家里仅有的几亩薄地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费用。

  “当时虽有政府扶助,日子过得依然很苦,粮食年年不够吃的,老账新债从来就没有断过,亲戚朋友都借遍了,那时候都不富裕,最后借钱都没地去借了。现在想想,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黄桂菊说。

  2018年赤峰市红山区政府提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建设文钟镇二道井子移民新村,让骆驼山子、贺马沟、蔡家沟、庙湾子4个自然营子50户123人搬进移民新村,并给每户分配一个户型为75平米的房子,屋内卫生间、暖气、整体厨房配套完善。村里水电路齐全,健身广场、健身器材应有尽有。

  搬出来是第一步,后续产业扶持至关重要。为了村民搬得出、稳得住,红山区又在移民新村建设养殖配属用房2000平、院墙2400米、棚圈1250平,50座高标准冷棚分发给每家移民户,鼓励村民发展设施农业,解决了村民搬出来的后顾之忧。

  “这可比我们之前村里的条件好多了,住房有了,出行方便了、打工方便了、花钱也方便了。孩子们能就近接受更好的教育,家人也能就近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以前在山沟里出不去,农闲时想出去打工都不可能,现在我爱人每年趁着农闲出去打工也能挣不少钱。政府还给我们分配了个冷棚,每年也有租金可收,搬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黄桂菊由衷感叹。

  村里还给黄桂菊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负责保洁卫生,月收入1650元,女儿也在城里找到了一份稳定工作。

  黄桂菊信心满满地说:“党和政府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必须加把劲儿,把日子过得更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刊
   第08版:要闻
钱玉合:“看着膘肥体壮的猪仔,累并快乐着!”
冯志伟:让“良心酱菜”走向全国
黄桂菊:“要加把劲儿,把日子过得更好!”
常凤龙:“在致富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