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色”肉兔成“村花”

  □本报记者  张慧玲

  “走,去看看我们的‘村花’吧!”36摄氏度的炎炎夏日,走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乌兰淖尔村,听到“村花”这两个字,记者的心情像天气一样热情高涨。

  红庆河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镇上下派的包片干部高亮嘴里的“村花”,是该村集体经济养殖的2000多只伊普吕肉兔。自从养殖了肉兔,乌兰淖尔村在这一带就出了名。

  走进伊金霍洛旗红湖种养殖有限公司肉兔养殖场,洁净的兔舍里,一只只肉兔悠闲地躺着、卧着,或者自顾自地进食着。

  “去年4月我成为包村干部以后,发现村里没有集体经济。5月份我就去了宁夏,调研肉兔养殖项目,一方面为了给产业定位,另一方面寻求合作伙伴。”高亮说。

  经多方沟通,村里决定养殖肉兔,并跟内蒙古恒赋清真食品股份公司合作,成立了红湖种养殖有限公司肉兔养殖场。2020年7月开工建场,共投资325万元,建设兔舍3栋,可养殖2000只种母兔。当年10月末,种兔进场。

  “我们是村企合作项目,村里提供厂房和设备,我们提供种兔、养殖技术、销售渠道等,每年给村集体分红30万元。”内蒙古恒赋清真食品股份公司负责人韩伟光说,“伊普吕肉兔75天就可以出栏,每只母兔每年可产64只小兔,平均一年8窝,一窝8只。种兔,每两年要更新换代。”据介绍,养殖场的“村花”兔子都销售到了四川。

  内蒙古恒赋清真食品股份公司是鄂尔多斯市的龙头企业,有种植项目和养殖项目。养殖场运营后,每个月可提供40个用工岗位,吸引了不少村民来打工。

  今年54岁的张永祥就是其中之一。“养殖场建好我就来打工了,主要工作就是添饲料、打扫卫生等。月基本工资4500元,还根据成活率算提成,每个月总共可以收入6000多元。”张永祥说,以前家里只种地,年收入不过3万多元,现在来养殖场打工,不算媳妇在家里种地的钱,收入已经翻番,还不用出远门。

  虽然养殖场才运营不久,但从去年11月开始,就和脱贫户签约,为镇里11户脱贫户免费提供10只种兔,并托管代养,当年年底每户分红1500元。

  今年63岁的杨润生是红庆河镇独贵梁村五社的脱贫户。一见到记者,他就赶紧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他去年年底分红的1500元一卡通账单。他激动地说:“不用投入一分钱就能有分红,镇里和企业为我们想得太周到了。”

  高亮介绍说,“养殖基地采用‘企业+党支部+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前期由企业和政府带动养殖户,等村民接受了,就可以签订肉兔养殖协议,村民自己养殖收入就更高了。我们下一步计划带动160户村民养兔子。村民可按市场价四分之一的价格购买种兔。而且企业有保价收购政策,村民养兔子不会有风险。”

  从兔舍出来,养殖场的院子里种着几畦蔬菜。“这些都是不上化肥的,用的是兔粪制成的有机肥。”

  以往,养殖肉兔粪便堆积,工人只能钻到兔笼下面的沟里去清理,费时费力,粪便处理一直是肉兔养殖的一个难点和痛点。

  “如今这个难题解决了。养殖场使用传送带将粪便集中传送,免去了工人人工作业之苦。我们和镇上一家有机肥厂合作,将兔粪制成有机肥料用于种植,变废为宝,成为肉兔养殖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我们的兔子是‘绿色’的。”韩伟光说。

  记者了解到,乌兰淖尔村村集体总收入的30%将用于公益事业,30%用于扩大兔场规模,10%用于扶危济困……“村花”兔子带来了好效益、好前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乡村振兴
   第07版:评论
   第08版:云上103
〖播报〗
“绿色”肉兔成“村花”
为群众开辟 更多增收路
同样是种田 老马大不同
致富“良方”药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