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群众体育大放异彩 竞技体育不断突破

  □本报记者  柴思源

  一场四年一度的体育盛会上,内蒙古健儿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发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优良传统,不断超越、突破自我。

  9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落下帷幕。历时13天的集中赛程中,内蒙古队既上演过一日狂揽3金的豪迈,也在曾经的空白项目上收获惊喜、创造历史;既有老将拼搏不止、风采依旧,也有新人敢于争先、一战成名。

  一项项荣誉、一枚枚奖牌,既承载着运动员、教练员的辛勤汗水,更彰显着我区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丰硕成果。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惠及万家,竞技体育交出亮眼成绩单。

  体育惠民  百姓需求放在心上

  今年,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焕然一新——8张崭新乒乓球案的安装,解决了这里打球要排队的问题,健身设施的更新和修缮消除了群众健身的安全隐患,健身步道的维护让公园的“颜值”大大提升……这都源于自治区体育局全民健身“七个身边”工程建设的持续深入。

  今年以来,自治区体育局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重点实施全民健身“七个身边”工程建设,其中就包括完善群众身边的公共体育设施。

  自治区体育局以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为出发点,建立有效顺畅的需求对接机制,为百姓解决最实际的问题。不仅深入基层广泛进行社会调研,还在网络发布项目清单联系电话。

  健全完善体育健身基础设施,是实现全民健身的基础性条件。“十三五”期间,我区体育健身设施不断丰富。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形成规模优势,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国家北方足球训练基地等相继建成。全区旗县(市、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实现全覆盖,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覆盖率为90.8%,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种类多样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自治区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馆内健身中心还对环境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为民众新增各类专业有氧和力量器械40余件。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体育场馆开放力度,全区公共体育场馆逐步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提升场馆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十三五”期间,我区为符合条件的71个大型体育场馆和59个小型场馆申请国家和自治区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累计补助4.54亿元。

  遍及城乡的一大批健身广场、体育公园、户外营地、健身步道、健身路径、笼式足球场等投入使用,家门口就有“体育场”、出门就能步入“健身圈”的便捷正在成为我区老百姓的日常。

  全民健身  群众体育大放异彩

  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上,普通百姓也是主角。本届全运会,我区638名体育运动爱好者站上全国最高的体育舞台。

  7月16日,“十四运”群众比赛五人制足球男子甲组农村乡镇组决赛,由牧民组成的内蒙古队迎战有着深厚足球底蕴的广东队,赢下群众项目首金;

  在展演项目的评选中,262名来自我区各盟市的健身达人精心编排广场舞、广播体操、健身气功、太极拳,向全国展示我区群众在体育运动中健康快乐的风采;

  9月18日,72岁的李国华在“十四运”群众组乒乓球女子单打70岁以上组别中摘银,老当益壮、积极阳光的李国华,成了我区千千万万老年健身爱好者的缩影……

  全民健身事业的持续推进,为越来越多的群众提供了充分展示运动风采的平台,全民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

  近年来,我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群众体育组织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人群体育协会”的体育健身组织网络;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精彩纷呈,每年平均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200余次,累计参与人数达900余万人次,“欢乐草原·健康内蒙古”全民健身运动会、内蒙古草原休闲体育大会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深入人心。

  前不久,自治区社会体育服务中心与自治区社会体育志愿服务总队的志愿者们前往呼和浩特四合兴社区,为居民们带来科学健身指导,面对面为居民们传授健身技能。伴随欢快的节奏,志愿者们与社区居民一起抬腿摆臂、欢乐健身。“科学健身既可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又融洽邻里关系,增进友谊!”活动收获众多来自居民们的好评。

  体育健身活动的普及和丰富,离不开持续有效的体育健身指导。目前,全区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3万人,每千人社会体育指导员2.1人。我区通过不断完善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体系,已拥有12个盟市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82个旗县级国民体质监测站点。近5年来,累计接受体质监测8.7万余人。“科学健身草原行”“健康快车进社区”“科学健身大讲堂”“走基层送健康”等活动持续推进,让科学健身的理念得以普及。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健身大军。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在公园、社区还是操场、健身房,锻炼的人群随处可见,体育健身已成为我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勇往直前  竞技体育不断突破

  本届全运会,内蒙古代表团竞技项目收获8金、5银、10铜,群众项目获得3金、3银、4铜,取得超越上届的优异成绩。不仅在拳击、柔道、摔跤、竞走等传统优势项目上继续保持绝对优势,而且在游泳、皮划艇等水上项目中取得突破——

  ■下转第3版  ■上接第2版

  9月17日,在柔道项目的第二个比赛日中,内蒙古代表团一举拿下男子73公斤级、81公斤级和90公斤级3枚金牌,展现了内蒙古柔道在国内的顶尖水平;

  9月19日,奥运会银牌得主李倩在女子拳击75公斤级决赛中强势夺冠,队友杨柳在21日的69公斤级比赛中摘得银牌,内蒙古女子拳击在全运会之旅中一路保持强势;

  9月22日,内蒙古游泳队小将牛广盛摘得男子200米蝶泳铜牌,为内蒙古竞技游泳取得历史性突破;

  9月24日,女子20公里竞走世界纪录保持者杨家玉以绝对优势战胜刘虹、切阳什姐等世界级选手,蝉联全运会冠军……

  内蒙古运动员不仅在国内赛事中留下一幕幕为荣誉挥洒汗水的动人画面,也同样在国际赛场上向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目标奋勇拼搏。

  在前不久落下帷幕的东京奥运会中,我区运动员杨家玉、李倩、孙宏义和陈东琦4名队员出战。李倩在拳击女子中量级决赛中,摘得银牌,创下我区运动员参加境外举办奥运会的最好成绩。

  赛场上,内蒙古军团每一项辉煌战绩的斩获,都映射着我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和突破。去年,我区组队参加马术、射击、射箭等33个大项的全国高水平赛事,取得65枚金牌、53枚银牌、51枚铜牌的好成绩。

  近年来,自治区体育局积极做好训练备战。紧紧围绕拳击、柔道、竞走、马术、冰雪、曲棍球、马拉松等重点项目,培育我区优势项目集群。自治区40个项目队的1086名运动员以备战“十四冬”、陕西全运会、东京奥运会、杭州亚运会为重点,坚持科学训练和系统管理,不断提升技战术水平。

  同时,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拓宽人才选拔渠道,让更多优秀运动员充实到各个项目的后备梯队当中。目前,全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已增至268所,特色体育项目学校增至980所,每年组织青少年比赛50余项次,参赛人数达1.2万人次。

  竞技赛场龙腾虎跃,全民健身蓬勃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任务目标,为“十四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擘画蓝图。踏上新的征程,内蒙古体育事业正迎来一个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的新时代。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读图
   第07版:十四运特刊
   第08版:科技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努力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西安闭幕
国务院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 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
将更多目光投向残疾人和老年人群体
群众体育大放异彩 竞技体育不断突破
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