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辣椒做成大产业

  □本报记者  王玉琢  实习生  孟瑞林

  仲冬时节,踏着冰雪,记者走进鄂托克前旗城川镇章昂希里村一字排开的蔬菜大棚里,满眼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几十名工人正在其间忙碌着。

  党的十九大以来,城川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秉持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让绿色产业“强”起来的发展理念,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产业有机融合,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如今,红辣椒已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城川镇又一张亮丽的‘红色名片’。”12月13日,城川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李茜向记者介绍说,红色文化赋能,让小辣椒做成大产业,不仅富了干部群众的“脑袋”,更鼓了村民的“口袋”,还奏响了城川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椒”响乐。

  日子过得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今年收入能有5万元,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和这些好干部。”章昂希里村脱贫户陈殿林满意地说。前几年,他和妻子因车祸致贫,儿子还没工作。现在,父子俩种植辣椒,加上在大棚的务工收入,生活过得很不错。

  “以前在外打工,夫妻俩除过吃喝一年最多赚2万多块钱,如今在村里合作社上班,不仅比外出务工挣钱多,时间也相对充足,还不误照顾老人。”章昂希里村农民黄成义和其他村民一样,每天朝九晚五在这里上下班。

  村民张云也在大棚里干活儿,哪个棚有活就在哪干,一年收入3万多元,今年还盖了新房。

  昔日的老村庄“破茧成蝶”,“小辣椒”做成致富“大产业”,“庄稼汉”变身“上班族”……章昂希里村党支部书记马飞盛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作为群众致富的领头雁,80后小伙马飞盛是一名返乡的大学生。谈起回村经历时,他说:“当时城川镇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就下决心要回来。现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很多规划都实现了。”

  如今,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章昂希里村整合乡村振兴发展资金,建成设施蔬菜大棚200余亩,带动了18户54人增收致富。

  “辣椒收购从每年7月初开始,收购初期日发货量约500吨,到8月份进入旺季日发货量达800余吨,一年下来,全镇售出的辣椒超过10万吨。”李茜说。

  “现在所有村民分红有固定来源,增收有产业经营,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马飞盛说,今年,章昂希里村又建成草颗粒加工厂,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近几年来,城川镇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形成了“抱团”发展模式,全镇29个嘎查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收益在10万元以上的19个,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450元,年均增长7.4%。

  “用红色文化吸引人,用绿色资源留住人,丰富‘红绿融合’的内涵,形成良性互动,走上一条集红色教育、生态农业、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之路。”城川镇党委书记边杰说,“十四五”期间,城川镇将下大力气抓好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要闻•广告
   第05版:草原号
   第06版:生态环保
   第07版:文艺评论
   第08版:收藏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鄂尔多斯
   第12版:通辽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宣讲团深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宣讲
自治区宣讲团深入锡林郭勒盟宣讲
我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民建内蒙古区委会六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我区多部门全力保障秋粮收购工作平稳运行
满洲里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确保考生健康安全考试
前11个月我区新登记市场主体35.08万户
74人被聘为自治区政府立法专家库首批专家
小辣椒做成大产业
呼和浩特市“十条”新政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