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乡村振兴动力十足

  □本报记者  薛来

  田野,凝聚着丰收的喜悦;乡村,正走出铿锵的步伐。新居传来阵阵欢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村铺通条条坦途,产业兴旺人人增收……

  2021年,我区战疫情、筑根基、促就业、抓难点……在乡村振兴开局的路上,全区各地乡村振兴部门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各地响鼓重槌、尽锐出战,因户施策、精准发力,一支支乡村振兴工作队接力再出发,一个个特色产业带动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项目纷纷落地,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在118.3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徐徐铺展。

  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扎拉嘎乡水田村村民张淑华,因突发疾病,被识别为边缘易致贫户。“村委会给我安排了公益岗,每年6000元工资,防贫保给我赔付了8万元。”说起这些帮扶政策,张淑华泪眼婆娑。

  2021年,我区各地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日益完善,对确定的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根据风险大小、类别、轻重缓急等情况,建立精准帮扶台账、跟踪落实帮扶举措。截至去年11月底,全区7.11万人被纳入监测范围,其中66.2%已消除返贫风险,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的赤峰市林西县荣盛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与流转、机械化服务、注册杂粮品牌、创办杂粮深加工企业、与龙头企业合作等方式,带动5000多农户人均增收1000到3000元。

  2021年,我区各地持续加大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力度,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带动脱贫群众增收。中央和自治区投入衔接资金84.2亿元,其中,50%以上的资金用于发展产业;为10个国家级和5个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投入23.37亿元,并从14个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持续扶持648家帮扶龙头企业、294家扶贫车间,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

  “我每天到园区剪菇根,1个月能挣两三千块。我都这岁数了,还能找到这么轻松的工作,真是感谢这个好时代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蘑菇产业园内,60岁的王连女一边剪菇根一边感慨。

  2021年,我区各地多举措落实用人单位稳岗就业政策,加强京蒙劳务协作,推广以工代赈,开发公益性岗位,全区有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已就业20.62万人,是去年总规模的1.04倍。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7.36万人。投入6.64亿元用于扶持易地搬迁安置区,确保搬迁群众有稳定的产业项目和就业岗位。

  “矿泉水厂终于落户嘎查了!”鄂尔多斯市乌兰陶勒盖镇巴音高勒嘎查驻村第一书记刘祥无比兴奋:“水厂的建成让嘎查集体经济实现从0到150万元的蝶变,还带动了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2021年,五级书记抓振兴,一张张军令状直指最难啃的“硬骨头”,5341个驻村工作队、5682名驻村第一书记、16050名驻村干部同所有乡村干部一道,像螺丝钉一样钉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阵地上,他们与脱贫群众结对子、认亲戚、交朋友,为乡村振兴出点子、办实事、解难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巩固了党同群众的鱼水深情。

  “之前给父母从网上买东西,他们还要到镇上去取,十分不便。现在快递不仅能进村,还能将家乡的特产随时寄给我。”籍贯是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岱洲夭村,现在在深圳工作的张良特别高兴。

  2021年,持续完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工农村牧区公路7211公里,99.8%的行政村村内主要道路完成硬化。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7%。统筹实施脱贫地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7875个建制村实现快递进村,覆盖率达71.16%,快递进苏木乡镇实现全覆盖。

  国电北京公司与乌兰察布能投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425亿元在四子王旗建设600万千瓦风电基地,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项目,也是国家首个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示范项目。

  2021年,持续推动京蒙协作领域拓宽、方式优化。北京市为我区投入援助资金19.4亿元,支持发展各类优势特色项目,97家北京市企业投资36.48亿元,共建51个产业园区,帮助7万名农村牧区劳动力实现区内外转移就业;创新方式开展“组团式”“结对式”医疗、教育帮扶,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统筹推进29家中央单位继续定点帮扶我区31个脱贫旗县;持续深入开展消费帮扶,全区认定帮扶产品3290款,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85.6%和38%;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

  “过去家里没有卫生间,寒冷的冬天夜间如厕是一家人最为犯愁的事儿。自从家里安装了免冲洗原位降解户厕,再也不怕冷了,我们牧区的家和你们城里的楼房没啥区别了!”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桑根达来镇巴音淖尔嘎查牧民斯琴得意地说。

  2021年,全力抓好脱贫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编制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完成村庄布局分类,4470个嘎查村开展“多规合一”规划编制。重点推动农村牧区厕所革命,统筹解决垃圾和污水治理。集中开展农村牧区户厕改造“回头看”,不断积累和探索户厕改造模式、补贴方式和运营维护的经验和做法,为全区逐步推开奠定基础。积极推广“网格员”乡村管理新模式,推开“积分制”“清单制”“红黑榜”等治理方式,促进文明村镇创建和社会综合治理,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百尺竿头从今越,鹏程万里展宏图。这一组组鲜活的数字,是我区坚决守住防返贫底线、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诠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发展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生态环保
   第05版:草原号
   第06版:首府
   第08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乡村振兴动力十足
自治区宣讲团 深入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宣讲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班主任 素养提升工程启动
全面停止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服务
虎蕴吉祥 《壬寅年》特种邮票发行
我区8人获乡村振兴领域国家级荣誉
全区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今年要实现100%“网上办”
坚定信心再接再厉抓好各项筹备工作 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圆满成功
打响“周末妈妈”基层党建品牌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