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珍珠地划花虎瓶

  □秦延安  

  虎是百兽之王,也是民间威风凛凛的图腾和鸿运昌盛的象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代登封窑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便集中体现了这种内容丰富的整合化装饰形式。

  登封窑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高32.3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9.5厘米,侈口,圆唇,短颈,长圆腹橄榄形,平底,圈足。瓶釉质滋润,造型敦实,制作规整,线条流畅,修坯精细,足底和口沿处理得十分到位。瓶子胎体为灰褐色,外施白色化妆土,色调和谐,工艺精致,体现了宋代登封窑制瓷工艺的高水平。

  瓶身上刻划着2只老虎。一只虎尾撑在草地上站立,张牙舞爪,看似准备猎扑食物;另一只呲牙翘尾行走,威风凛凛,似在寻找战机。周围衬有山石、芭蕉以及装饰性的草叶,画面生动写实,笔法苍劲有力。底座处饰有一圈莲花瓣纹,很有意境。瓶上的主题纹饰采用的是划花和刻花两种工艺,十分简洁。虎身采用大圆圈形式表现其斑斓的色调,是借鉴唐代金银器风格而来。在化妆土和暗红底色的相互衬托下,构造出了略带牙黄色的老虎色彩,十分美观。图案外空白处戳印有珍珠形小圆圈,名日“珍珠地”。纹饰线条和圆圈呈红褐色,布局排列疏密得当,自然均匀,与空白处的白色化妆土形成反差,让浑然一体的“珍珠”更加灵动、活泼和富有生命力。

  这种开创中国陶瓷装饰先河的珍珠地划花技艺看似简单,其实技术性很强,对坯体的干湿,戳点的手法、布局都有很高的要求。首先,工匠们要将成型的瓷坯晾到一定程度,然后先施一遍或两遍化妆土,刻划主体纹饰,点戳珍珠地,再着色,即借鉴金银器的镶嵌技艺将色料嵌入刻划形成的凹槽内,经过处理磨平后施釉。烧成后刻花线条和珍珠地呈现棕红色,与白色化妆土形成反差,使器物装饰显得色调明快,富有变化。珍珠地上的小圆圈有多种规格,采用哪一种,要根据器物的大小和主题纹饰的内容而定。

  珍珠地划花流行于北宋时期,主要见于登封曲河窑址。登封窑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兴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衰落于金元时期,以善装饰著称,是唐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窑口之一。传世的登封窑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仅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一件。古代工匠们用唐代金银器的錾金技术,将老虎不屈不挠、勇往直前顽强的生命力,创造性地装饰在陶瓷上,让宋代珍珠地划花制陶技艺大放异彩,成为当时的潮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生态环保
   第05版:草原号
   第06版:首府
   第08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文物奇珍双尾虎
致读者——
五彩老虎显风骨
珍珠地划花虎瓶
登高一啸阔无边
威武虎符出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