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奥林匹克精神的另一种传递

  □本报记者  霍晓庆

  随着冬奥会进入尾声,外国记者陆续离开。2月18日晚上11点多,陈军雷为当天最后一个离开的记者办理退房手续并送上车后,终于可以脱下湿乎乎的防护服。从早晨7点到晚上11点,除了1小时的午饭时间,他整整站了15个小时。

  陈军雷是北京涉外经济专修学院的学生,也是张家口崇礼赛区负责中外记者住宿接待服务的志愿者。从去年10月份进驻赛区接受培训和实战演练至今,他和同伴们已经有5个月没离开过这里。

  就在冬奥会开幕前夕,陈军雷接到一名外国记者的紧急求助。这名记者在机场拿错了行李,护照、记者注册卡等重要证件都在行李里,而没有这些证件就不能进入赛区采访。收到求助后,陈军雷和同伴一边联系机场、各大酒店、派出所寻找行李,一边为他申请办理临时证件。最终,行李被及时找回,没有耽误正常采访。看着拿到行李后手舞足蹈的外国记者,陈军雷真正感受到了此次做志愿者的意义:“志愿者是奥运会的大使,我们在赛场之外用另一种方式传递着奥林匹克精神。”

  20号就要撤离了,张家口市兴垣维景国际大酒店媒体接待中心志愿者李佳美开始收拾行李。从选拔到培训到冬奥会志愿服务,整整3年多的时间,要告一段落了,心中有很多不舍。

  李佳美是河北北方学院大三学生。从学校初步选拔面试到冬奥组委会选拔,她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冬奥会城市志愿者。腊月二十六,家家户户准备迎接农历新年,李佳美却要拎着行李出发。为了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她和伙伴们必须提前入住熟悉服务流程。“冬奥会是国家的大事,能够参与、见证、服务,何其荣幸。”李佳美说。

  陪同记者采访、帮他们解决各种问题、交了很多记者朋友……离别之际,这些天来的一幕幕涌上李新慧心头。大年初五采访途中,她得知那天是一名记者的生日,她悄悄联系了住地的伙伴,自掏腰包买好生日蛋糕,采访结束返回酒店用餐时,大家拿出蛋糕,一起唱起生日歌,在场所有人都被这浓浓的友爱所感动。“当冬奥会志愿者将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财富,我真正体会到了奉献、担当的快乐,我会把这种志愿服务精神一直传递延续下去。”李新慧说。

  盛会终会结束,每一个为之付出努力的人,都让“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熠熠生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特刊
自治区妇联“把爱带回家” 温暖2.69万名留守困境儿童
北京市民庆祝冬奥花样多
奥林匹克精神的另一种传递
首府不动产登记优选“线上办”
呼和浩特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9例本轮疫情累计报告86例
首府建成5个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
玉泉区:提升小区颜值 增进民生福祉
确诊病例6例 包头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首府聚焦突出问题保供稳价
快递员孟永永: 在派件中传递爱与温暖
习近平同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 就中阿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阿拉善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 全面开展提速提标行动 快速高效顺畅推进疫情防控 各项举措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