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力攻坚破阻 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自治区政府召开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答记者问
  今年春节过后第一天,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再次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总结成效、分析问题、部署工作,对坚决打赢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整体攻坚战发出了动员令。自治区连续2年“开年第一会”都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充分体现了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狠抓落实的坚定决心。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盯重点任务,强力攻坚破阻,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3.0方案有序落地实施。2018年以来,自治区先后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0、2.0方案,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国家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显示,我区相关指标大幅提升,纳税、获得电力等具体做法入选《中国营商环境报告》典型案例。为了巩固拓展工作成果,自治区主动对标国内一流水平,认真审视、深入比对、全面提标,及时研究制定了《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行动方案》(简称3.0方案),明确了181项重点任务,更加注重数字政府建设、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公平竞争环境建设和市场主体实际感受,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3.0方案全部完成的时间为2023年底。方案出台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对照落实,各项任务有序推进。截至目前,181项任务中各盟市均完成的有6条,完成50%以上的有42条,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总体进展较好。在落实3.0方案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动,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改革举措,不断改善市场主体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包头市制定“两个100条”营商环境政策,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鄂尔多斯市出台建设最优营商环境行动方案“500条”,进一步细化目标和措施。通辽市明确257项工作措施,围绕“综合一窗”改革、诚信政府建设、招标投标管理等重点领域集中攻坚,建立市委专项巡察、委托专项调查、每季公开问责等工作机制。兴安盟提出400条落实举措,逐项确定了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包联领导。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在全系统部署了30项90条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自治区工信厅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工作方案,全力保障和促进工业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有进、提质增效。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加大区域评估成果共享使用力度,推动各部门发布公示区域评估成果615项,汇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区域评估成果536项。今年以来,800多个项目使用区域评估成果,项目投资额4900多亿元,使用成果达1800多次,为企业节约成本5000多万元。

  二是突出问题有效整改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是解决问题。自治区通过明查暗访、专项督查、日常调度、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方式,深入查找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问题,列出清单、强化措施、压实责任,实打实、硬碰硬解决了一大批影响营商环境的典型问题。如营商环境暗访片指出的包头市土右旗街巷硬化工程项目拖欠内蒙古广泰路桥公司242万元工程款问题,已于今年4月初全部付清。内蒙古广昊房地产公司代拆呼和浩特市石羊桥南路东侧半幅路问题,玉泉区政府已通过抵顶土地出让金的方式,返还了企业代拆费用。工作中,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决心,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深化。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引导服务企业和群众在网上提交申请、上传材料、办理业务,切实提高线上办件比例。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水利局主动与赤峰市龙泽节水灌溉科技公司对接,付清节水增效项目尾款。兴安盟科右前旗自然资源局拖欠的43家企业基本农田建设工程款3000余万元全部清偿。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住建厅、发改委等部门加快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工程审批系统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消防审验平台等实现统一入口,方便企业办事。

  三是服务热线和平台有力发挥作用。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推进“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一线通达”,让群众反映的事有人盯、有人办。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制定了《12345热线“蒙速办·帮您办”企业服务专席建设实施方案》,自治区本级和12个盟市“12345”热线共设立企业服务专席41个,配备专席话务员287名,为企业提供“7×24小时”在线服务。自治区建立政策专员“一对一”服务机制,从12个盟市和48个部门中遴选近千名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业务骨干,组成企业服务专家库,对于政策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诉求,及时给予精准、专业、权威解答。设立“12345”热线专区服务页面,企业可通过登陆“蒙速办”APP线上填写诉求工单,直达企业专席办理业务。实行服务流程闭环管理,建立电子化工作台账,通过专业数据系统,如实记录诉求内容、办理情况、办理结果等,实现企业服务全过程可追溯。对线上线下联动的服务事项,企业专席下派工单到相应部门,督促事项办理,并及时进行电话回访,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同时,自治区在“蒙企通”平台开启了“反映问题”功能,依法受理和处置营商环境问题。截至4月底,共受理问题37个,主要集中在政府承诺不兑现、拖欠企业账款、落实惠企政策不到位等方面,目前已办结9个。

  尽管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内先进地区和广大市场主体期盼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纵深推进营商环境建设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下一步,自治区将持续落实营商环境3.0方案,进一步加大典型问题整改落实力度,不断提升“12345”热线和“蒙企通”平台服务保障水平,扎实做好季度考核评估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切实以营商环境的“优”,激发市场主体的“活”,促进经济发展的“稳”,催生内在动力的“进”!

  发布会上,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文玉,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局长鲍建中,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冯晔,呼和浩特市政府副市长王彦军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今年自治区营商环境大会重磅推出了优化营商环境3.0方案,进一步推动全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请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是如何牵头推动3.0方案落实的?总体落实情况怎么样?

  刘文玉:今年2月,自治区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方案进行了第三次迭代升级,出台了3.0版方案。为有效推动3.0方案落实落地,我委按照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和“稳中求进政策清单”有关要求,建立了盟市、部门落实3.0方案的任务台账和调度机制,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共同研究制定了《季度考核评价总体规则(暂行)》,将3.0方案确定的181条具体任务按照实施复杂程度分为“立行立改型、综合协作型、改革创优型”3大类。同时明确了考核评价工作的对象、内容、方法和结果运用等。通过动态监测、交叉核验、专家研判等方式,定期对每项任务推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以来,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明显增强,围绕3.0方案目标任务清单,认真制定落实举措,按照时间节点,全力推进落实,截至第一季度末已初见成效,盟市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得到优化提升,各部门的业务指导和推动效果初步显现。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效能需进一步提升、改革创新重视不够、市场主体满意度依然不高等问题,一季度共梳理盟市问题318项、厅局问题40项。下一步,我委将在认真总结一季度考核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出台3.0方案《季度考核评价总体规则》正式版。进一步强化对3.0方案落实情况的跟踪督导,推动各地、各部门在更深层次上整改问题、优化政策,推动我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创新发展。

  记者:我们知道,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是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营商环境加速优化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区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初见成效,网上办事更便捷、更高效了。自治区政务服务局作为此项工作的推动部门,主要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下一步工作重点将从那几个方面发力?

  鲍建中:近年来,全区政务服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从实际问题出发,聚焦企业和群众切身需求,以服务群众、便利企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在理事项、建平台、进一网、通数据、推证照、促应用6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落地见效,提升利企惠民服务能力和水平,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跑出“加速度”。

  一是理事项。服务事项是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基础。从“一网通办”启动之初,组织自治区、盟市、旗县、苏木乡镇相关部门,根据办事情形,全面梳理了“四级”政务服务事项,让企业和群众对惠企利民政策找得到、看得懂、办得了。截至目前,已梳理全区政务服务事项60万项。

  二是建平台。按照集约化统建思路,建设全区一体化运行的政务服务平台,现已形成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库、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政务门户、统一电子印章、统一电子证照、统一“好差评”的“六个统一”平台支持体系,为各盟市、区直部门做好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进一网。将政务服务网作为全区政务服务的总门户和总入口,将自治区、盟市、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五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网。实行“全区统一、分级管理”,提供整体查询、办理服务。推行政务服务集成化办理,已建成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系统,并在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等6个盟市进行“全程网办”试运行。全区统一建设“综合一窗受理”系统,后台联通区直部门垂建业务系统,助力线下大厅“一窗式”改革,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进一门”仍需“跑多窗”等问题,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截至目前,通过综合一窗受理系统,受理办件116万件,共享办件数据628万。

  四是通数据。2021年11月底,区直14个部门41个业务系统与政务服务平台全部完成对接,实现了用户体系互认、业务有效协同、办件数据共享。在此基础上,推出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供需清单“三张清单”,让数据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建立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充分发挥该平台数据通道作用,提供数据共享服务4000多亿次。

  五是推证照。将电子证照汇聚应用作为“一网通办”重要环节,全力推动电子证照汇聚应用。截至目前,自治区本级所有部门完成电子印章备案,各盟市累计发放电子印章9000枚,全区已汇聚电子证照409类、数据5279万条,共享调用量达5877万次,为企业和群众办事证照类材料免提交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是促应用。上线了全区统一的政务服务网、“蒙速办”APP,提供电脑和手机“两端”服务,并将各盟市、区直部门服务渠道向“两端”汇聚,避免群众上多网、APP下载多等问题。截至目前,通过“蒙速办”APP注册用户1407万,累计访问量超4亿次,累计接入应用4142项,可办率为39.18%。社保费缴纳、公积金提取、电子医保卡购药等高频服务实现了掌端办理。

  下一步,要重点在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上下功夫、求实效。一是强化线上办事服务的网办深度,推进更多高频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上线自治区中介服务超市,启用电子监察系统,升级“蒙速办”移动端功能,建设政务服务“区块链”,让更多事项真正实现网上“好办”“易办”“快办”,最终实现“全程网办”。二是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形成政务服务事项“全区通办”“一窗通办”。三是全力推进政务数据资源治理,赋能政务服务办事全过程,为“一网通办”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请问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如何推进部门协同监管工作?

  冯晔:近年来,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在涉企数据归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修复等方面推进市场监管部门协同监管。

  一是做好涉企数据归集。依照政府部门涉企信息资源目录、数据标准,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侵权假冒治理、价格执法、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消费者权益保护、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领域为重点,将企业登记注册备案、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商标注册、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抽查检查结果等信息,全部记于企业名下并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形成全面覆盖市场监管各业务条线的涉企信息公示“全国一张网”,并将归集的涉企信息按时同步至“信用中国”和“互联网+监管”系统。

  二是做好部门协同监管。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内蒙古)部门协同监管平台,是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政府部门统一应用的技术平台。目前,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向77个自治区党政部门和机构开通,共有使用单位5504个,用户17056个。全区所有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都可依托该平台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涉企“双公示”数据归集工作,实现了双随机抽查检查计划任务制定、随机选取检查对象、随机匹配检查人员、抽查检查结果统一归集公示的一网操作。截至目前,通过双随机方式检查市场主体38.8万户,通过协同监管平台归集市场主体行政许可信息122.5万条,抽查检查结果信息41.9万条,均记于市场主体名下,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三是推进信用修复一网办理。为优化营商环境,简化信用修复流程,实现了市场主体信用修复全程网上办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以及被作出行政处罚公示的企业,在履行法定义务后,在线上申请信用修复,市场监管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市场主体予以信用修复。

  记者:呼和浩特市在2020年就提出了9条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请问在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下,呼市为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又推出了哪些新举措?“青城码”的运行情况如何?

  王彦军:为满足疫情环境下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需求,我市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让企业群众办事无忧。

  能够线上办理的,我们倡导尽量线上办理。

  掌上办。企业和群众可在手机端安装“蒙速办”APP,按照要求注册登录后,就可在手机上办理包括户政、交管、治安、社保卡、就业创业、养老保险、不动产登记、缴费缴税、公积金缴存提取、水电气暖缴费等412个事项。今年,我市将继续推进更多的事项能够掌上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利、更高效。

  一网办。企业和群众可在电脑端登录“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网”,搜索需要办理的事项,就能够看到该事项的办事指南和流程。我市在全区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平台上共发布了1269个政务服务事项,其中528个事项能够“全程网办”。例如:企业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就业、考试培训等等。其余事项可根据相关提示信息填写内容,并提交相应电子材料,进行核验。

  “不见面”办。企业和群众在网上办理完相关业务后,如选择邮政寄递,办理的证件就可以免费邮寄,变“上门取”为“送上门”,切实为企业和群众节省办事时间、降低办事成本。

  同城通办。我市在全面落实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标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市区内“同城通办”事项目录清单,原则上已进驻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专业分厅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面实现同城办理。目前,市四区共确定40项“同城通办”事项,旗县共确定37项“同城通办”事项。2022年,我们确定“同城通办”事项100项的目标,通过“云见面”审查,实现“异地受理,无差别办理”。

  跨省通办。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保、医疗、教育、公积金、养老、不动产、出行、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等领域共145个事项实现了“跨省通办”,打破了时间和地域限制,方便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

  确需线下办理的,我们提供预约办、自助办和帮办代办。

  预约办。确需线下办理的,可通过“呼和浩特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官网和“呼和浩特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预约,错峰办理。还可以通过0471-5332000、5332111,进行电话咨询。

  自助办。持身份证进入市政务服务大楼北侧一楼的“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可全天候自助办理驾驶证补换、交通违章处理、身份证办理、社保、呼市公积金、中石油中石化相关业务、水电气暖生活缴费等122个事项。

  重点项目全程帮办代办。今年我市实行了投资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组建了专业帮办代办队伍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对重点投资建设项目、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科技创新类、国家鼓励类等投资建设项目提供代办帮办服务,实现由“企业跑”变“政府跑”。截至4月底,帮办的100个项目已有97个手续全部办理完成。

  下一步,我市将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推行“一网通办”,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在呼市 “办事不求人  投资很舒心”。

  刚才您问到“青城码”,是我市于2022年3月21日零时正式启用的,它整合了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青城警码等有关数据,实现一码查询、一码展示,方便群众亮码通行。

  “青城码”是我市依托公安机关大数据平台和“居民电子通行证”二维码制定的疫情防控新举措,有利于动态掌握辖区内人员流动与疫情防控情况,便于在紧急情况下追踪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和密切接触人群,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清传播路径和感染人群,科学助力防疫工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要闻·广告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强力攻坚破阻 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司法服务就像及时雨”
巾帼科技服务进基层
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
芯片“血液”制造国产化进程加速
额济纳海关强化国门生物安全联合监测能力
防火护林 志愿有我
我区一季度电信业务收入增速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