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懂“绿水青山”分量 描绘“和谐共生”画卷

  □本报记者  霍晓庆

  尽管已是入夏时节,可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风依然夹杂着丝丝凉意。站在新巴尔虎左旗甘珠尔沙地治理项目区,大风将众人的头发吹得凌乱,却不曾带起沙土。跟着健硕的野兔一起钻进郁郁葱葱的林子,风便立刻消失,周围变得格外宁静。

  “以前这里是一片白茫茫的沙地,一刮风就扬沙,牧草稀疏,牛羊啃得满嘴是沙。”牧民巴图苏龙一边拔开一人高的柠条,一边指向林子深处。

  巴图苏龙的家就在甘珠尔沙地的边上。2006年以前,沙地一年年蔓延扩大,草场一年年缩小,牧民生活困难。2006年起,新巴尔虎左旗以重点生态项目为依托实施治沙造林工程,30万亩的沙地70%披上绿装,流沙固定住了,沙害也被消灭了。

  更重要的是,周围的草场越来越好,牛羊肥壮,牧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野兔、狐狸、狍子等鲜见的小动物开始频繁出没。

  这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是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旦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出现矛盾,毫不犹豫把生态环境挺在前头。”内蒙古读懂绿水青山的分量,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构建系统保护生态环境的法规制度体系。全区一半以上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开展破坏草原林地问题等专项整治,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大青山地处阴山中段,是我国北方重要天然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历史上的大青山曾经“草木茂盛,多禽兽”“远近望之,岗光翠霭,一带青葱,如画屏森列”。然而由于战争和无序开发等原因,绝大部分山地成为秃山,成群的矿坑和危岩石山体触目惊心,野生动物也不见踪影。生态屏障一度成为“扬尘器”,导致当地水土流失严重、山洪灾害频发。

  2012年起,内蒙古对大青山南坡实施抢救性保护,将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前遗留的195家采石采矿企业、276家工矿企业清理退出,并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对裸露的岩石重新覆土、挂网挂草帘、喷播草籽,对不适宜人工改造的进行自然修复,同时实施封山禁牧。如今10多年过去,植被恢复,野生动物群体复壮,大青山南坡换了容颜,成了市民亲近自然、户外休闲的好去处。

  良好的生态环境造福全体人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效益凸显。

  得益于鄂尔多斯市推出的家庭林场政策,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村民裴飞在家门口5000亩沙地上种上了沙柳和柠条,不仅治理了沙化土地、改善了生活环境,仅发展林下养殖一年就能收入20多万。同时平茬的枝条还能卖到其他省市用于沙漠治理,还可以加工成优质饲料,供不应求。村民们纷纷返回家乡发展家庭林场。如今,官井村林地面积达19.2万亩,从茫茫沙海变成了国家级森林乡村。家庭林场也成为村民的绿色银行,源源不断地创造着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

  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内蒙古用丹青妙笔,绘就一幅“只此青绿”的北国江山画卷。

  这画卷如此绚烂多彩——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年均完成营造林1000万亩、种草3000万亩,均居全国第一;全区森林覆被率达到2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5%,实现“双增长”;年均完成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200万亩,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减少”。

  这画卷如此清新明媚——重点行业领域绿色化改造有序推进,能耗双控硬约束有力落实,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成效明显,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失控状况得到扭转。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90.8%,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69.2%。

  这画卷如此妙趣横生——截至目前,全区共记录到陆生脊椎动物613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2种,Ⅱ级117种。维管束植物共计2619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Ⅱ级40种。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城市到乡村,从浩瀚林海到茫茫戈壁,从辽阔草原到河湖湿地,如今,内蒙古处处展现生态之美,和谐之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北疆文旅专刊
   第07版:文件
   第08版:文件
   第09版:草原号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生态环保
   第12版:收藏
读懂“绿水青山”分量 描绘“和谐共生”画卷
【纵览】
只此青绿 共同守护
秀美山河 福泽你我
产业绿色转型 打好“双碳”硬仗
入夏之后,呼伦贝尔陈巴尔虎草原莫日格勒河畔,已是山花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