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农业的奇迹叙事

——读长篇纪实文学《袁隆平与兴安大米》
  ◎张锦贻

  长篇纪实文学《袁隆平与兴安大米》,写农业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通过苦心地、持续地研究,在兴安盟严寒、干旱、终年风沙的盐碱地上种植水稻、收获大米的农业奇迹。说这是奇迹,一点都不夸张,此举不仅在内蒙古辽阔的土地上从来没有过,就是人类发展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作品重点虽然在于袁隆平院士在水稻研究中的出色创造和出奇突破,但主要还在于叙述袁隆平团队里老中青三代科学家的远见卓识、终年坚守、百折不挠、全力以赴;在于表现中国农业战线广大干部、农民以及草场牧民的观念进步和奇苦奇劳、自强不息;表现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事业追求和出奇制胜。整部作品叙述通畅,虽有许多科研疑难的叙写,但却深入浅出、平易近人,主要人物性格明朗,语言通俗易懂。更为难得的是,作品写作过程中始终不离兴安盟大地的地气,无论是写在南方的育种,还是在北疆的根植,都散发着从大地深处充溢而出的、浓浓的生命气息。

  说这部作品散发着浓浓的生命气息,不仅仅是指作品写出了袁隆平团队怎样组织当地农民在兴安大地插上了水稻秧苗,直至秧苗长高、开花、结籽,更重要的是写出了整片盐碱地的彻底改变与根本改造,写出了人们用科学技术征服大地、战胜自然、谋求生存,显示了当代中国农业科学的巨大威力,揭示出一代代中国农业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无比能量。作品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跨越式进步,揭示出中国大地上亿万农民精神变物质的跨时代超越。几十年时间里,书中一代代人物的经历和命运,呈现为科学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前行:如前辈科学家袁隆平的“第三个梦想”、他的“粮食安全是最大的事”的热切的社会责任感、“盐碱地变绿洲”的热忱践行精神;如几代朝鲜族稻农赵龙元、朴成奎、尹春植等在将近1个世纪的水稻耕作中所积淀的原始稻作文化密码、所积累的低温稻作插秧措施;如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古城村在村支书赵晓方带领下,发挥朝鲜族的稻作优势、蒙古族的畜牧优长、达斡尔族的农耕传统、汉族的经商有方于一体,跟随袁隆平院士,在水稻生产现代化道路上迅猛进步。显然,这是一部展现与国家建设、人民生活血肉相连、呼吸与共的农业迅进的作品,也是一部赞颂党的领导、记述民族团结、表现中华复兴的历史行进的作品,字里行间,自强自立、奋进奋发的民族精神贯穿始终。从另一个角度说,这部作品见证了中国人如何通过自力更生,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的志气和勇气,见证了中国人在总结前人旱地上种水稻的宝贵经验后,创造性地运用农业新科技,改造土壤,适应气候的不懈努力,其研究成果已惠及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这是中国知识分子与广大稻作农人相结合、相扶助的智慧结晶,更是一个伟大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经过万般艰辛对全人类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如今,中国人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时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虽已离世,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站依然扎根在兴安盟继续改造盐碱地,“让盐碱地变为绿洲”“让盐碱地成为粮仓”的工作方针没有变,工作站的专家们历经千辛万苦,阅尽耕种沧桑,作品中对致力于兴安水稻耕种和大米研究的一代代农业专家的记述、描绘,正是为了写出这一伟大事业的艰巨性、持续性。

  书中突出展现的是站在时代前沿、工作在这一事业关口的年轻一代农业科学家们。他们双脚踏在北疆冰冻的大地上,一心想着怎样种出南方水田的稻谷,苦苦地寻求报效国家、实现自我的途径:如被草原牧民亲切地称呼为“巴克西”(意为“老师”)的袁隆平水稻专家工作站站长王世刚,4年多的时间里,走遍兴安盟160余个苏木乡镇嘎查村,通过当地工作人员用通俗的、浅近的百姓语言,细致、生动地讲解怎样把握北方草原每年5月下旬的低温冷害期并做躲避处理;如工作站专家朴勇基,常常到田地里现场指导,手把手地为当地稻农示范操作。他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到100公里以外的育苗基质土生产基地反复观察、比较,筛选出育苗的最佳配方,使稻农渐渐对科学化种稻技术产生浓厚兴趣,也由此使农民与工作站的专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从湖南长沙来兴安盟、长期驻扎在试验基地的专家张玉烛、刘建兵,长年来回奔波在工作站与科研基地之间300公里的路程上,张玉烛一件汗衫穿了12年,因为没有时间买衣服。这些年轻的主人公显示了一种面对新事物、新问题的现代气质。这种气质不仅仅源于年轻的激情和崇高的理想,更是因为他们经受了党的阳光哺育和工作中艰难的磨练,征服盐碱土地的信念,让他们对这片寒冷又温暖的稻田爱得更深也更真切。

  作品里还专门写了工作站里女科研人员的故事。这段文字带给人无尽的感动。事实上,我们可以想见,那时的环境和条件,比如今恶劣得多,而年轻知识女性别有一种积极、昂扬的心态。她们相信未来和明天,敢于追求和向往,并最终获得和实现。因为她们深深地知道,没有一个美好的时代是凭空而来的,任何科学的发展和进步,都必然是由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一点一滴实践而成。理想激情与踏实践行,同时在他们生命中扎根、发芽,这是历经辛苦后的慈心和柔情。应该说,这是中国知识女性特有的求进取的精神。

  这部书的写法看似随意叙述和铺排,实则紧密联系着袁隆平水稻研究的规划和内蒙古改良土壤、发展农业的整体,亦接通着过去时代的血脉,其内里承接的是中国纪实文学的“真”和“实”的传统;又像中国的水墨画,很少工笔细描,但在朴素文雅的渲染中,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如立眼前。作者并不强迫读者去接受什么,只是在从容的叙述中让人自我感知、自我体验。也由于作品里有着强烈的亲历色彩,又总能让人读出回忆性的味道,是日常的,也是书面的,合起来形成了实实在在、平平常常的语感。可以说,作品的写作借用了许多散文的笔法,从而让整个故事舒缓而不松散,蕴含力量而表面平和。作品不乏直接有力处,如写通过竞聘上岗、开始管理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向阳村土地股份合作社1000多亩土地的、刚过而立之年的高峰,6年间,他一个人把合作社管理得井井有条,令人感动。但作者决不着意渲染情绪,所有的波动最后都化为人物内在的思考和行动的力量。而所有这些,只有对中华民族有着深切的情感、只有对党的领导、人民的力量有着深刻体验的人,才会这般写出来,也才能这般写出来。这的确是一种罕有而淳正的奇迹叙事。罕有的宏伟的改天换地的理想、淳正的炽烈的战天斗地的激情,构成了这部当代纪实文学的奇迹叙事的魅力。

  创造奇迹的,是袁隆平院士带出来的一群风华正茂、干劲冲天的年轻中国农业科学家们,是经过袁隆平水稻工作站耐心培训的各民族辛勤的农人们,是农业科学家和兴安各族农人大展宏图的这片广阔无垠的盐碱地,是再一次焕发出蓬蓬生机、勃勃生命力的、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读长篇纪实文学《袁隆平与兴安大米》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草原号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8版:生态环保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中国农业的奇迹叙事
那一刻,自己也还原为孩子
《长城长》的新闻价值
文物里的契丹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