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王争平40年影像艺术展观后
一个个生动且典型的瞬间, 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现实与远方、坚守与希望、束缚与飞翔等多重意象。
  ◎王鹏瑞

  盛夏6月,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著名摄影家王争平40年影像艺术回顾展在包头美术馆举行,展出的110件作品是从摄影家草原三部曲中精选出来的。漫步展厅,我们被一种浓郁的氛围笼罩着——不但可以看到一个悠远辽阔、充满魅力的草原世界,而且能感受到摄影家那跃动而深邃的灵魂。从中,我读出了如下几组关键词:

  真实与诗意

  王争平的影像是纪实的,又是诗意的,他善于在平凡的生活场景和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发现诗意,其作品具有明显的“日常生活诗意化”倾向。这使人想到荷尔德林的著名诗句:“充满劳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经海德格尔的哲学阐释而广为人知的诗句,用来描述王争平的影像世界,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海德格尔认为,“诗意”不是虚无缥缈地漂浮在现实的上空,而是存在于这块大地之上的,生活本身就充满了诗意,“诗意”是生活最好的解释。从本质上讲,“诗意地栖居”,应该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就北方游牧民族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来说,“诗意地栖居”是他们长期以来的自觉选择。在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他们不但获得了物质上的生存保障,而且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并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40多年来,王争平无数次深入北方草原腹地,以一颗赤子之心和虔诚态度,记录并呈现他的“心情草原”。

  观看王争平的影像,总是和诗有着难分难解的关联。展览借用海子的著名诗句“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作为标题,很好地诠释了王争平影像的诗性气质。正如海子的《九月》以充满神秘色彩、闪烁光芒的意象和语言,对草原进行了诗性的言说与烛照,王争平用他的镜头和影像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他心中的草原,与海子的诗歌构成了一种互文关系。总体而言,王争平的影像强调一种真实的力量,但这种真实不是对现实场景的如实再现,更不是对草原风情的表面猎奇,而是诗化了的——北方草原上那普通的场景、普通的人物和普通的生灵,都被他赋予了一种诗的品质,传递出浓郁的情感和精神力量。王争平的诗化不是简单地美化,更不是“糖水”的、 媚俗的、肤浅的,而是深沉的、忧郁的、含蓄的,透过他质朴而深刻、沉静而理性的影像,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情绪的涌动和意境的营造,体会到自然的本质与生命的轮回。

  隐喻与象征

  作为人文纪实摄影,王争平的影像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是再现的,也是精神的。他在对北方草原进行客观记录的同时,常常赋予影像某种隐喻和象征意味。在这方面体现最为突出的是其“蒙古马系列”。作者影像中的蒙古马,已不是一种单纯的动物属性的马,而是转化为一个精神符号,成为他艺术表达的隐喻和象征。一方面,他借马的形象表现人的状态和情感:如孤独、迷茫、忧郁、渴望、热切期盼、冷眼旁观、含情脉脉、泪意涟涟……有的稚气未脱,有的历经沧桑,有的如热血男儿,有的似美丽新娘——人类不同的状态和情感,好像都在马的身上有着真实的对应。另一方面,人类的生存痕迹,如围墙、栅栏、木桩、铁网等,在其影像中也往往具有某种隐喻和象征意义,得到了特别强调,并与马的形象构成一种紧张又沉静的关系,成为其影像艺术的图式特征。再一方面,他常常把马当作大地或者山峰来表现,蒙古马坚实的背部和脊梁变成了苍穹之下静卧的山丘,传递出北方草原的旷远、宁静和安详。或者,他把马的身躯与大地、与围墙融为一体,把生灵与自然、生灵与人的生存痕迹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首恢宏的“大地诗篇”,实现了对马动物性的超越。在人物摄影作品中,作者采用人与环境相结合的肖像方式,大多把人物置于画面正前方,顶天立地,无论是一个人、两个人(如夫妻)或是一家子,一个个饱经风霜、纯朴刚毅的面孔在草原环境的衬托下,张扬着人与生命的尊严,体现了对普通人的关切和礼赞。几幅表现草原女性的彩色照片,形象质朴动人,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激情。独特生存环境给人物打上的形象烙印鲜明而生动,传递出一种健康、乐观和纯朴之美。在“草原系列”中,作者大多采用空旷的构图:巨大的苍穹与草原之间,点缀着牧人与生灵,渺小又顽强,深刻地隐喻了北方草原人与自然、与生灵的关系,这既是对“远方的远”的追寻,也是对现代化进程中人的记录和追寻。

  瞬间与永恒

  王争平深谙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的意义,并成功地践行在自己的影像中。他以一个优秀摄影家的素质和敏感,在辽阔的北方草原上捕捉“决定性瞬间”,并使其成为永恒。在“草原系列”中,摄影家通过看似平淡却又充满生活质感和典型意义的细节和瞬间,表现了当代语境下草原的处境,传达出一种难言的气息。那正在跃上卡车的马、蒙古包后走过的马以及空旷草原上躺在马背上的人,围墙里面或是屋内窗前向外张望的人,草原上正在劳作的人、行走的人、失衡的人,一个个“决定性瞬间”将内容、事件与形式因素完美结合,形成概括有力的视觉图像,传递出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作者敏锐地捕捉了现代化进程中草原上的人们的精神处境——守候、期盼、顺其自然、虔诚祈祷……在“蒙古马系列”中,摄影家摒弃了人们贯常的对马的运动和力量等外在因素的表现,而把注意力转向了对马的情态、心理、“人性”以及隐喻和象征等内在因素的关注。那冬季草原上一匹伫立的马与飞临其背的鹰,那透过窗框看到的一匹马的脊梁和跃动的小马驹以及土墙上张望的乌鸦,那栅栏中凝视的马与外面飞翔的鸟、那土墙或栅栏中渴望自由的马、那逆光中翩翩起舞的马……一个个生动且典型的瞬间,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现实与远方、坚守与希望、束缚与飞翔等多重意象。在人物摄影中,摄影家以人类学的态度和视角,将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定格在典型的环境中,纯朴牧人的身姿犹如一座座纪念碑,立于苍茫大地,产生一种永恒的力量。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摄影家对草原现实的持续关注、忧患意识和人文姿态,以及对普通苍生的深情礼赞。

  和大多数纪实摄影不同,王争平的影像是注重形式的,他对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了然于心,但他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在他那些视角独特又形式新颖、大胆的影像中,渗透着情感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因素,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和文化意义。他的影像真正达到了形式与内容、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真实与诗意、隐喻和象征、瞬间与永恒的高度统一。

  综上所述,王争平以其对北方草原人与大地的独特理解和敏锐把握,不但在内蒙古摄影界独树一帜,也因此由草原走向全国,成为在国内摄影界获奖众多、影响广泛的人物,为内蒙古赢得了荣誉。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在给王争平摄影展的贺词中所说:“广袤的内蒙古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为广大摄影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创作主题,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内蒙古摄协以及像王争平这样的优秀艺术家,能够带动更多的摄影人走进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特色的精品力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曹满
~~~——漫谈辛劳和他的《捧血者》
~~~——王争平40年影像艺术展观后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北国风光
   第08版:兴安
   第09版:要闻·广告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这本书,带你读懂元诗
战士中的文人,文人中的战士
“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