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体教融合 育体又育人

  □本报记者  柴思源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和体教融合的深入推进,体育在基础教育领域逐渐“出圈”。自《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颁布实施以来,内蒙古充分发挥体育综合育人功能,把体育教育和提高学生体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探索体教融合新模式。

  如何因地制宜加强学生体育素养,促进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实现高水平体教融合?自治区体育局以提升体育课程质量为突破口,打造学校体育特色品牌,积极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模式,开展普及性、趣味性、集体性体育项目,营造“人人有专项,校校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氛围。

  近年来,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万水泉中心小学的曲棍球队多次在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上斩获佳绩,还为“国少队”输送了两名队员。学校通过曲棍球这一体育特色品牌,带动足球、篮球、轮滑、冰壶等项目发展,按照每位学生“1+2”的培养目标(1项体育特长+2项其他兴趣运动技能)规划开展活动,形成“一校多品”的格局。

  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第三中学,每周2节的射击体育课锻炼学生的专注能力和心理素质。当地周末还会组织各个学校的射击苗子进行集中训练,重点培养。准格尔旗每年有近2000名学生参加射击队员选拔,力争在内蒙古青少年射击锦标赛中一展风采。

  目前,全区有77所中小学校创建了自治区重点项目运动队,射箭、软式曲棍球、陆地冰壶、武术、滑冰等19个体育项目走进我区300多所校园,普及青少年20余万人。

  体育项目在校园中的普及和推广离不开专业的师资力量。教育部数据显示,目前校园体育师资缺口大,一些学校甚至面临着2600个孩子只能配备2名体育老师的现实。各地纷纷通过引入社会资源解决专业教练匮乏问题。一直以来,自治区体育局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各单项协会规范有序发展,引导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单项协会与学校展开合作,培养青少年体育人才,承办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等青少年体育培训和赛事活动,让体育教育打破了学校“围墙”。

  酷夏来临,内蒙古冰雪运动协会的冰雪项目普及并没有停歇。连日来,内蒙古冰雪运动协会“旱地冰壶公益行”活动先后来到呼和浩特市巨华小学、敕勒川绿地小学、锡林南路小学等。在协会教练员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能够体验旱地冰壶、冰蹴球、雪合战等旱地化冰雪运动项目,在趣味十足的对抗中感知冰雪运动魅力。

  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族小学的射箭课堂上,孩子们紧握弓箭,神气十足。2018年,赛罕区民族小学与内蒙古鹰眼射箭俱乐部形成共建关系,以三四年级为试点年级,将射箭项目编入体育课,成为学校一个特色体育项目校本课程。“老师教给学生的不单单是简单的射箭技巧,还融入传统文化教学,帮助学生从身体技能训练提高到丰富精神境界,让更多孩子在强健体魄、磨炼意志的同时,成为传统文化的传习者。”赛罕区民族小学党总支书记郭向阳说。

  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特色体育项目在校园中普及和开展,让体育回归大教育,真正实现“育体又育人”的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专题
   第07版:锡林郭勒
   第08版:社会
感受档案魅力
暖心服务,让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社会速评
书香之中觅清凉
@高考学子 认清权威信息发布渠道
体教融合 育体又育人
诵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