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水多用 一田多收

稻田里有了增收新“伙伴”

乌力吉木仁把河蟹放养在稻田里。
  □文图/本报记者  韩雪茹  

  实习生  谭艳丽

  夏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的水稻田里微风轻拂,稻秧摇曳。

  在混都冷嘎查,水稻种植能手乌力吉木仁一边在田间忙碌,一边等待着一批特殊的“客人”——河蟹。“原来就有稻田养鱼、养鸭的经验,这次试试在稻田里养河蟹,效益肯定差不了。”乌力吉木仁乐呵呵地说。

  不只是乌力吉木仁,乌兰哈达镇的许多村民都想尝试稻蟹共养,“一水多用、一田多收”已经成为广大种植户的共识。

  为了唱响稻渔综合种养新旋律,该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为种植户提供养殖所需的河蟹。7月9日下午,从外地运抵的6000斤河蟹顺利到达乌兰哈达镇。提前两三个小时就来等待领取河蟹的村民们聚在乌兰哈达镇高根营子嘎查的稻田旁,一边讨论着今年水稻的长势,一边商议着稻田养蟹的技巧。

  稻田里有了增收新“伙伴”,村民们兴奋不已。卸车、过秤、分发……领到河蟹的村民迫不及待地将河蟹放养到水田里。看着一只只螃蟹挣脱了束缚往水里钻,大家都欣喜地观望着。

  乌力吉木仁不仅在2014年带头成立了东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了20多户农民入社,还在2020年成立内蒙古那日麦生态休闲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打响了自己的稻米品牌。这次,他计划把螃蟹放养到500亩水稻田里。“稻田里养殖河蟹之后,就不再撒农药了,更生态。而且,螃蟹的排泄物可以给土壤增加天然的肥力,促进水稻增产。你想,河蟹都能长得健健康康,咱那稻米能不‘绿色’吗?”乌力吉木仁对于自己的稻米品质更有信心了。

  “这次我们共引进了6000斤河蟹苗,分发给全市的水稻种植大户和合作社,探索一水两用的高效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实现水稻免除草、免除虫,还将进一步提升水稻的品质,让农户增产增收。”乌兰浩特市农牧和科技局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水产股负责人王守峰介绍说。

  据了解,2022年兴安盟稻渔综合种养项目计划推广15万亩,种养模式围绕稻-鲤商品鱼、稻-鲤鱼种唱“主角”,稻-蟹、稻-虾、稻-鳅为“配角”,稻-特种鱼为“新人”的思路展开,持续探索兴安盟稻渔综合种养新品种。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5版:出彩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8版:乡村振兴
〖看台〗
“方寸地”变身“聚宝盆”
见多识广的张建广
杏茶的甜蜜
稻田里有了增收新“伙伴”
〖速读〗
我区农产品远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