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伊金霍洛旗

多样化产业布局铺就乡村振兴路

  □本报融媒体记者  郝雪莲

  盛夏时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乌兰木伦村的山体公园观景台上凉风习习。不远处,蓝天白云下,掩映在绿水青山间的一大片村民住宅楼整洁美观、错落有致。50岁村民杨生贵的250平米二层别墅就在这片住宅区的中心位置,与父母家的别墅连在一起,总面积加起来有500平方米。

  依托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和自身的勤劳朴实,像杨生贵这样的乌兰木伦村农民,近些年曾几度突破年收入百万元大关。乌兰木伦村新任村支书张二龙不仅对每位村民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对村集体经济的“家底”十分清楚:“去年我们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9亿元,刨除经营性成本和为全体村民支付的供暖、物业、水电、医保等补助外,纯收入大约6000万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乌兰木伦村集体固定资产已达5.9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近6万元,乡村各项产业发展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乌兰木伦村是乌兰木伦镇所辖的16个行政村之一,位于伊金霍洛旗东南部,村境内煤炭资源富集,村集体经济产业兴旺,村民生活富裕。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一座村办煤矿、一个年运营能力300万吨的煤炭集装站、一个煤矸石砖厂和一座股份制水库。2006年,该村被确定为鄂尔多斯市1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2007年至2012年,全村危旧房统一规划改造,建成安置住宅1124户、20多万平方米。同时配套建成小学、幼儿园、卫生院、供暖站、净水厂、污水处理厂、文化活动中心、公园和农贸市场等,公安交警、金融、税务等网点也入驻新村。“家底”厚了,基础设施完备了,村民享受的福利多了,幸福指数提高了,“内蒙西部第一村”的美名也传开了。

  乌兰木伦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是资源型城镇产业发展的普遍模式,也代表了镇里大部分村的发展模式。“靠山吃山”本无可厚非,但资源总有“挖空”的一天,如何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乌兰木伦镇党委政府有全盘考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将全镇划分为“矿区现代配套服务业功能区、矿区生态型绿色经济样板区、城郊型精品农牧业产业聚集区”,因地制宜规划发展。

  按照这一方案,乌兰木伦村被划定到矿区现代配套服务业功能区。原来依托矿区资源发展起来的村集体经济继续维持现状,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必须探索。去年,村集体整合了500亩土地试验打造高效农田,取得不错的效果。今年村集体规划投资1亿元在煤矿复垦区建设400座高标准大棚,种植蔬菜瓜果以满足当地村民和矿区企业的“菜篮子”需求;规划与当地煤炭企业合作投资1.2亿元建设“煤海探秘”工业旅游项目,通过建设“井下探秘”博物馆,展示不同时期的采煤工艺,开展科普教育和研学游;与煤炭企业合作投资的光伏发电项目也已进入前期土地整合阶段……

  同样被定位为矿区现代配套服务业功能区的还有苏勒德霍洛村、补连塔村和上湾村,这些村围绕境内工矿企业构筑产业,同时开拓新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

  来到苏勒德霍洛村村委会,微风中飘来阵阵老陈醋的香味,原来这里是村集体产业荣欣醋业的生产基地。这个总投资520万元、年产量360吨的纯粮食用醋厂在3年前改造建成。“村集体整合1000多亩土地种植高粱和玉米为醋厂提供原料,采用‘冬捞冰,夏日晒’等传统工艺酿造高品质纯粮食醋,每年销售纯利润30至40万元。”苏勒德霍洛村委会副主任郝治华介绍说。实现了资源型城镇乡村产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转型,将“一坛好醋”打造成苏勒德霍洛村特色鲜明且具有竞争力的村集体经济品牌。

  还有巴图塔村、明暗木都村等10个村,根据立地条件划分到矿区生态型绿色经济样板区,按照“科学规划、规模开发、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生态建设+工矿企业”等模式,实施生态恢复治理的产业布局。

  在位于巴图塔村的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区,满山遍野的太阳能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该项目总投资约24亿元,以地企合作的模式进行高标准生态修复并发展板下经济。巴图塔村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实施、村集体入股、农牧民参与”的发展模式,鼓励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村集体经济入股等方式与光伏项目区建立利益联结,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如今已建立板下饲草基地,将来还要配套建设万头牛养殖基地,实施“光伏+”项目,配套发展农业观光、特色果蔬等旅游产业。

  而像哈沙图村、曼斋庙村等靠近中心城区的乡村,被划分为城郊型精品农牧业产业聚集区的类别,依托区位优势谋划闲置土地整合,发展城郊蔬菜供应基地。哈沙图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和查干苏村昌茂绿怡生态农场建设项目就是生动的例子。

  据悉,2021年乌兰木伦镇16个村实现经营性收入2.48亿元,其中实现千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的有4个村,百万元以上的2个,50万元以上的3个,其余村均达到15万元以上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专题
   第04版:广告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8版:国内新闻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云上103
   第11版:读图
   第12版:收藏
【云集】
多样化产业布局铺就乡村振兴路
【云听】
乌拉盖旅游迎来火热季
“杏福树下”笑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