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指明了新时代内蒙古的职责和使命所在,是新时代内蒙古发展的总方向、大布局
●把战略定位落实落细,不断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细里走,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把祖国北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书写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齐义军
战略定位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的判断和决策,对于发展全局、长远走向具有决定性作用。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立足全国发展大局为内蒙古确定的战略定位,指明了新时代内蒙古的职责和使命所在,是新时代内蒙古发展的总方向、大布局。落实好五个方面的战略定位,需要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深刻理解把握,形成系统、全面、清晰、立体的认识,才能锚定目标、精准发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推动绿色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历史和现实都向我们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新的更高要求。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内蒙古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就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灌丛、草原与荒漠等地带性生态系统和湿地、沙地等非地带性生态系统,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内蒙古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和草原,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碳汇储备和碳汇潜力居全国前列,发挥好生态资源储备与转化功能和森林草原碳汇功能,是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内蒙古是我国最早开展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的省份,拥有生态价值核算先行先试的经验。要继续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充分运用生态价值评估成果,不断积累生态资产、创造生态财富,让我区的绿色生态产品提质增效;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尝试,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难题,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
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 保障国家战略资源供应
“双碳”目标明确了能源结构调整的时间表,将会推动新能源革命和能源结构多元化进程。当前,我国以煤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对碳减排压力依然较大,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储量大区和生产大区,内蒙古要承担起能源结构转型和建设新能源体系的重任。一是要统筹做好煤炭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有序发展清洁高效煤电,科学安排煤电建设规模和时序,满足区内外电力电量平衡;做好煤制油气战略基地规划布局和管控,推动现代煤化工向高端专业化学品、化工新材料方向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煤炭分级分质利用,开展褐煤、低阶煤制氢和热解综合利用工业化示范。二是要建设好“风光氢储”新能源供给大区。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大力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项目建设,科学合理安排保障性并网新能源项目建设,培育氢能、储能装备制造两个新增长极,高效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三是要建设好“风光火”多能互补体系。利用蒙西电网的优势,积极探索风光火储、风光火氢储、风光氢、风光等多类型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在黄河“几”字弯探索“风光火氢储”分布式和集成式示范区域,探索向华北地区、华东地区的输电结构,逐步降低火电输出比率;探索牧区民居太阳能、风能及传统供暖方式组成的多能互补供暖系统,提高综合效能。
随着新能源、信息产业和低碳经济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呈加速趋势,带动了战略性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近年来,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战略性资源供需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海外矿产投资风险上升,勘探、开发国内资源,开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格局,保障能源供应,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势在必行。内蒙古稀土储量占全国的83.7%,天然气、锡矿等储量也十分丰富,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基地,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保障战略性资源供给的重任。战略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是国家双循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要进一步提高全产业链治理水平,从技术研发、产业延伸、链主企业培育、产品交易等多个层面发力,促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和提质增效,有效保障国家战略资源供应。
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有效供给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有效供给,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作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稳住农牧业基本盘,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要紧扣内蒙古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发挥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优化、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深入推进农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畜产品有效供给。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走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扎实有效推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坚持绿色兴农兴牧、科技兴农兴牧、质量兴农兴牧,高起点谋划和推进农牧业发展,下大气力转变传统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 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内蒙古地处“三北”、外接俄蒙,具有发展沿边开放的独特优势,是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必须着眼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加快构建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着力打造我国内陆开放高地和沿边开放重要支点。一是要发挥好中蒙俄贸易枢纽功能。内蒙古拥有10个对蒙口岸、6个对俄口岸、3个航空口岸,2条欧亚铁路分别经由满洲里、二连浩特通往俄罗斯和蒙古国。要发挥好“北开南联、东进西出”的重要枢纽作用,更好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二是发挥好保障能源矿产资源外部供给功能。俄罗斯在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等主要能源种类的储量和产量方面,均排在世界前列;蒙古国煤、铜、磷、萤石、石膏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且尚有大量矿产资源还未被开采和利用。要进一步加强与俄蒙资源领域合作,有效保障国家能源矿产资源的外部供给。
内蒙古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在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安宁上肩负重大责任。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在祖国北疆构筑起安全稳定屏障。要突出政治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呵护“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突出人民至上的立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打牢助推“中国之治”的重要支点。高度重视做好维护安全稳定工作,全面加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发挥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应有作用。
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寄予的厚望和赋予的重任,也是我们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主攻方向。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把五个方面的战略定位落实落细,不断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细里走,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把祖国北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书写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内蒙古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