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最早的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小雅·大东》记载:“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明代罗颀《物原》曰:“楚怀王初置七夕。”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并无后面的故事。直到汉代,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女子的节日。如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义》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又如《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编者
魁星点斗 独占鳌头
□程磊磊
农历七月初七不仅是七夕节,也是传说中魁星的生日。奎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东汉纬书《孝经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说,科举时代读书人将魁星视若神明,改为“魁星”。
因为魁星有“独占鳌头,金榜题名”之意,每年七夕,古代读书人家都会供设两张香案,一张供织女,一张供魁星。盈盈月光下,深深庭院中,一边厢燕燕莺莺拜织女,一边厢济济儿郎拜魁星,一边求天赐良缘,一边求吉星高照,红男绿女,笑语晏晏,可谓“桥填乌鹊星联斗,天上人间各自忙”。
文中这件明代广窑褐彩魁星塑像现收藏于苏州博物馆。塑像高23厘米,宽12厘米,色白微灰,通体施釉,但不到底,釉为乳浊釉,聚厚处呈乳白色,薄处呈透明色,在人物的发髻、眉毛、眼睛、项圈、手镯、脚镯、衣褶边缘及帛带处着褐彩。魁星头束左右髻,大耳,浓眉,凸眼,颈套项圈,手脚戴镯,左手拿方斗,右手持毛笔放于口中,作润笔之状,左腿向内,前脚上翘,脚心向上支托方斗,右脚向下,踩于鳌头之上,周围附水草纹。魁星左旁塑有一个裸身小鬼,左腿下跪,右腿支撑,头、手支托起魁星右脚背。整个塑像形态活泼生动地描绘了魁星“鬼举足而起其斗”之状。
广窑,亦称石湾窑,以善仿钧窑著称,釉色以蓝色、玫瑰紫、翠毛釉等为佳,仿中有创,此器即为一例。清末寂圆叟刘浏在《陶雅》一书中盛赞石湾窑:“广窑谓之泥均,其蓝色甚似灰色……灰釉中旋涡周遭,故露异彩,较之雨过天晴尤极浓艳,目为云斑霞片不足以方厥体态。又有时于灰釉中露出深蓝色之星点,亦足玩也。” 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有“广窑”一节:“广窑在粤名曰‘石湾’,盖南海县佛山镇之一村名也。自明时已迁于此,宋阳江旧窑今日早已消灭矣。”
对于魁星的崇拜盛于宋时。宋代诗人李昴英在《送魁星与李子先》中云:“金斗高跳鬼状狞,世传此像是魁星。祥光闪烁开先光,助子秋闱笔砚灵。”唐宋时,皇宫正殿的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和鳌的图像。如果考中进士,就要进入皇宫,站在正殿下恭迎皇榜。按规定,考中头一名的才有资格站在鳌头上,故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誉。
子仲姜盘 琴瑟之好
□张宝清
春秋子仲姜盘是春秋早期青铜器,出土于山西,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它不仅是一件世所罕见的奇物,也见证了2000多年前一对夫妻的甜美爱情。
此盘通高18厘米,直径45厘米,重12.4公斤,折沿,浅腹,圈足,圈足下置3只立体爬行猛虎,老虎身体侧面与圈足边缘相接。盘壁两侧一对宽厚的附耳高耸,外侧装饰云纹。盘的前后各有一条立体曲折角龙,龙头耸出盘沿,曲体卷尾,作探水状,腹壁装饰变形兽体纹。盘内装饰浮雕和立雕各种水中生物,鱼、龟、蛙、水鸟一应俱全,每个圆雕动物均能原地360度旋转。盘内壁铸有铭文6行32字。
通过铭文我们得知,2000多年前六月初的一天,子仲姜的丈夫送给她这个造型精巧的洗手盘作为爱情信物,希望两人的感情天长地久,后世子孙能够永远使用并且铭记。
此盘绝妙之处在于盘内所铸31个水生动物,其中有11个是圆雕,可在盘底作360度旋转。盘子的主人洗手时,水从手上流下,冲击到盘内圆雕的小动物上,它们会随机旋转。可以想象,2000多年前,这位丈夫为妻子洗手演示时,妻子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面容和夫妻二人其乐融融的场景。
盘内能够旋转的小动物平均长度只有6.5厘米,这为春秋早期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进步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盘的制作使用分铸技术。首先,在盘底层中垂直嵌进这批动物极其微小的底轴,能够让每只动物360度旋转;其次,在合范浇灌铜液的时候,盘与轴的接触之处仅能容纳一层非常薄的泥料,在铜液高温浇前保证泥料不脱落,盘底也不能漏。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在《跋子仲姜盘》中说:“一般认为春秋早期是青铜铸造技术停滞或退步的时期,子仲姜盘的铸造技术,体现了这个时代鲜为人知的新的技术高度,现存商周铜器中难有其匹,是一件世所罕见的奇物。”另外,盘上的铭文书体工整,文字精炼简要,语韵精妙,是学术价值极高的史料。
春秋子仲姜盘出土后不幸流失,被香港太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叶肇夫在澳门古玩店发现,重金购得并收藏。1997年6月11日,叶肇夫将春秋子仲姜盘捐赠给国家。
妆奁绮丽 伉俪情深
□周小丽
点朱唇、描蛾眉、簪金钗、着华裳……爱美,是女儿家的天性。从古到今,爱美的女子怎能少了梳妆匣?古代女子的梳妆匣叫妆奁,它代表着一个历史时期的装饰文化以及生产力水平和审美。
这件南宋时期的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妆奁,现收藏于江苏省常州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奁通高21.3厘米,外径19.2厘米,木胎,12瓣莲花筒形,分盖、盘、中、底四层,从盖至底各层器口都用银扣镶口。外髹朱漆,内髹黑漆,从器形的整体上看,莲瓣饱满肥厚。莲瓣形的盖面上戗刻庭园仕女图一幅:仕女2人梳高髻,着花罗直领对襟衫,一人持纨扇,一人抱团扇,挽臂而行;旁有一女童,手捧长颈瓶侍立;园中铺石径,景色幽静淡雅。器身12棱间刻上下对称的荷叶、莲花、牡丹、山茶、梅花等。盖内朱书款铭“温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大意是说这是温州新河叫金念五郎的工匠做的上等、牢固物件。
宋代是我国漆器发展的高峰时期,宋代前期,出土漆器多光素无纹,这件妆奁的出土,反映了宋代晚期漆器工艺向华丽风格的转变。
据了解,该妆奁是1976年在江苏省常州市蒋塘村南宋墓出土的。出土时,它的最上层盛放菱边形铜镜,中层盛放木梳、竹篦、竹剔签、漆粉盒,底层内放小锡罐、小瓷盒。通过墓内有关资料得知,这个精美妆奁的主人是南宋副相薛极的妻子。薛极在温州新河一家铺子里发现这个漂亮的梳妆盒,便把梳妆盒和一些当地的胭脂水粉,还有梳子、篦子等梳洗打扮工具一起买了送给妻子当礼物。妻子极为喜爱,一直放在梳妆台使用。妻子去世,薛极悲痛不已,将妆奁陪葬与妻子。
欣赏这精美的妆奁,“晨起对镜奁,晓妆点绛唇”“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诗句涌上心头。斯人已去,这件精美的朱漆妆奁传颂着数百年前一对伉俪的深情……
七夕卷筒 天河夜话
□孟丽娜
“年年遥相念,七夕共长情。”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发源于中国。在古代,年轻女子在这一天拜七姐,祈求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妇女则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于是,七夕也成为“女儿节”。随着历史的发展,七夕节又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夫妻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
文中这件清光绪青花七夕卷筒,描绘的便是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情景,现收藏于山东博物馆。卷筒上、下口呈微喇叭形,中部平直略细。素雅的青花图案中祥云缭绕,喜鹊欢快地飞舞着搭建鹊桥。天河这边,牛郎头戴斗笠,身着深色上衣,浅色裤子,一手牵牛绳,一手执牛鞭,做拱手状,身边的老牛也伸长脖子,和主人一起注视着对面的织女。天河那边,织女脚踩祥云,衣袂飘飘,含情脉脉望着牛郎……北宋文学家秦观在《鹊桥仙·纤云弄巧》中说:“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卷筒是文房用具,又称“画筒”,用于放置书画卷轴,流行于明代。青花,瓷器釉彩之一,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属釉下彩,是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在明清时代的青花瓷器上,有关神话故事题材的纹饰相当普遍。光绪官窑青花瓷的显著特点就是仿康熙、乾隆青花瓷。把牛郎织女的故事情景表达在瓷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浪漫多姿的想象力和丰富多彩的创造力。“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是一年一度的星空相逢,天河夜话,情思难尽。
摩睺孩儿 斗巧争奇
□郑学富
深圳望野博物馆收藏着这件宋代仗头傀儡磨喝乐,高17.8厘米,胎色深灰,施化妆土,底座有气孔。磨喝乐眉、眼等部位用黑彩描绘,发饰为“鹁角”,有4个抓髻,系红绳,身着红色左衽长袍,绿领,腰间似系带,下身着绿裤勾有红边,白色鞋;坐通体洁白鼓凳,黑彩勾如意形纹,双腿分叉下垂;双手执一仗头傀儡于胸前,傀儡身着绿衣,黑彩勾绘,戴帽,点唇红。
磨喝乐是梵文的音译,有时也译作“摩睺罗”。宋朝女子有七夕节祭拜磨喝乐的习俗,目的是盼望生男孩。民间有歌谣:“捏塑彩画一团泥,妆点金珠配华衣。小儿把玩得笑乐,少妇供养盼良嗣。”宋人不仅把磨喝乐作为供奉的偶像,而且还赋予其娱乐性,让孩童效仿磨喝乐的造型做游戏,是七夕节时尚的民俗活动。
七夕在宋代是一个非常隆重、盛大的节日,从农历七月初一就开始了。《东京梦华录》中有关于宋人在七夕节的情景描述:“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意思是:七月初七晚,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城西梁门外的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里,全都是卖磨喝乐的。磨喝乐是一种小的泥塑像,大都是用雕刻的木料加以彩绘装饰,有的用红莎碧笼子装着,有的用金银珍珠、象牙翡翠精心装饰,有的磨喝乐一对可价值数千钱。宫中及富贵之家和普通士大夫百姓等,都会买些这种磨喝乐作为节日应时物品。南宋末年文学家陈元靓在《岁时广记·卷二六·磨喝乐》中说“天上佳期,九衢灯月交辉,摩睺孩儿,斗巧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