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创新的论文写在大地上

徐湘田正在做实验。
  强国宣言:我要学以致用,将科研报国的热情转化为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的实际行动。

  □徐湘田(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交通运输教育教学部教师)

  2012年博士毕业后,我怀着破解内蒙古冻土工程难题的梦想,来到内蒙古大学工作。当时,我所在的学科几乎不具备科研条件,没有平台、设备、团队,加之气候环境的不适感,让我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甚至动了离开的念头。所幸最困难的时候,学校想方设法支持我们做研究,实验室的条件逐渐改善,我沉下心来,倾注全部心血开展科技攻关,为此甚至5年都没有回湖南老家探亲。

  作为学术带头人,我引聘青年博士,组建起寒区工程研究团队,建成学科第一个省级科研平台,助力学科获得研究生培养资格。多年来,我和团队冒着严寒冰雪、毒虫叮咬,在大兴安岭腹地勘察冻土地质、建设冻土观测站、采集科学数据……经过潜心研究,我们查明了工程冻害的形成原因,研发的冻害防治技术被大型国企采纳应用,团队连续3年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为寒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回望我的奋斗之行,曾经的迷茫彷徨已变成扎根北疆的坚定信念,内蒙古已成为科技创新、施展才华的热土。如今,自治区“科技兴蒙”行动正在深入实施,作为自治区青联委员、高校青年教师,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立志成为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努力为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贡献智慧力量。

  (本报记者  赵曦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广告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通辽
   第08版:青春号
   第09版:兴安行动
   第10版:锡林郭勒
   第11版:先锋
   第12版:科技
把创新的论文写在大地上
扎根基层 绽放青春
记者手记
“飞”比寻常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
助力“双减” 乐享假期
暑期“三下乡”:传递满满正能量
杨家伟:传承翰墨 坚守国学
●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