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毕业的骊歌唱响,每一个刚刚挥手告别母校的年轻人都在思考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青春最有价值?
“我将回到家乡内蒙古,为祖国北疆的发展奉献力量,助力家乡安定、团结和美好。”这是北大法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贾平煊的回答。
“到家乡通辽一所基层医疗机构,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把知识变成智慧,把经历变成阅历。”这是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毕业生李玉娟的答案。
青春的抉择会有千万种答案。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这是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的选择。
“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青年志愿者,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弘扬先进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7月29日,2022年内蒙古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仪式上,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应届毕业生杨伊萌满怀期待,再过十几天,她即将前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工作。
支教是杨伊萌高中时期就萌发的梦想,步入大学后,暑期支教、“病房学校”项目、陪伴留守儿童……4年的大学生活,参与的每一次活动都在圆她的支教梦。每一次活动也更加坚定了她要学以致用,去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信念。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口号。自2003年团中央等四部委开始联合实施西部计划以来,这个口号已经被30余万名大学生志愿者用青春去践行。告别校园,背起行囊,今年,我区1053位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又将奔赴乡村振兴一线。
毕业在即,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毕业生吴春燕收到一则好消息:经过笔试、面试,她顺利通过选拔,成为西部计划大家庭中的一员,服务地点在阿拉善盟。
“参加西部计划这个选择,是一个能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紧密结合的奋斗坐标。基层工作人员少、任务重,又直接对接人民群众,正因为如此,更需要广大青年投身于此。” 吴春燕说。
毕业于呼伦贝尔学院的聂鑫鑫3年前报考了选调生,被分配到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老圈沟乡工作。现在,他担任老圈沟乡富河村党支部挂职副书记、老圈沟乡基层党建办负责人、危房改造负责人、12345政府热线负责人。
辛勤耕耘乡村振兴之路,他深有感触:“刚开始,自己对乡村工作停留在理论认知上,当真要走上一线,真刀真枪干一番,有点忐忑不安。不过,想到能为家乡出一份力,又倍感荣耀,即使困难重重,也一定要一一克服。”
最初,是理想和情怀驱使他从校门走入乡村,真正投身乡村工作后,他心里更加明朗:“从校园到乡村,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心境、是心系群众的为民心;从学生干部到村干部,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追求、是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担负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聂鑫鑫说。
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工作,为增强大学生扎根基层、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信心,党和政府用心用情用力推出系列政策措施,为他们就业创业提供支持。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参军入伍等基层项目组织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选择基层就业。今年初,自治区出台了《关于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边境旗县和少数民族聚居旗县基层一线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措施,从加大高校毕业生基层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城乡社区等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开发力度等方面发力,旨在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和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基层一线,这片广阔的天地,正张开怀抱,期待着青年一代的大有可为、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