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泥窑子遗址:

印证北方地区早期文明互融

白泥窑子遗址点范围示意图。
火种罐。
小口尖底瓶。
窑穴。
彩陶盆。
遗址居住面及地面灶剖面。
  白泥窑子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喇嘛湾镇白泥窑子村东北1.5公里处。遗址的文化内涵丰富,包含白泥窑文化、庙子沟文化等5种文化遗存。多元文化的交融不仅丰富了内蒙古中南部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印证了中华大地各区域早期文明的交流互融,为深刻认识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强化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标识、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借鉴。

  山沟里重大考古发现

  初秋的清水河,岸边垂柳随风摇曳,清澈的河水一路欢歌,向着黄河蜿蜒而去。站在喇嘛湾镇的高处向东北眺望,大约1.5公里处就是白泥窑村,一座座民居宅院清晰可见,一条小溪从白泥窑沟中穿流而过,小溪清澈见底,滋润着两岸肥沃的田园;溪边地头绿树成荫之处,一排排的果树上挂满酸涩的海红果,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

  20世纪50年代,白泥窑子遗址的发现让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吸引了世人的目光,白泥窑子遗址也因白泥窑子沟而得名。1958年秋,当时的文物队发现了白泥窑子遗址,这是一处古代聚落遗址,在白泥窑沟两侧台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不同时期的古代聚落遗址,遗址所在台地高于沟数十米,这些台地又被白泥窑沟的诸多支沟分割成许多小块台地,各小块台地的地层结构和地貌不尽相同。有的台地植被繁茂;有的台地新植树木欣欣向荣;有的台地原生地层遭破坏,地表沙化并积有流沙,有遗物暴露在地面上……

  1982年夏天,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考古室崔璇带队对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从1982年开始第一次发掘,随后在1983年、1984年、1986年共进行了4次、6个点的发掘,4次发掘都是我父亲带队,我有幸参加了其中的3次发掘,还参与了发掘后期的资料整理、文物修复、绘图等工作。”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研究馆员崔树华告诉记者。

  崔树华介绍,发掘面积1000多平方米,发掘成果丰厚,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包括装饰品等等。出土遗物中磨制石器、打制石器、细石器共存,并有骨角器和陶制工具,彩陶的陶色繁杂、色彩丰富,常见内彩和复彩。尤其是它的防护沟,系内蒙古黄河沿岸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发现的最早的防护设施。

  据了解,白泥窑子遗址主要包含了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按时代序列可分为5种文化:白泥窑文化、庙子沟文化、阿善文化、永兴店文化、朱开沟文化。第一种文化的时代大约相当于仰韶文化早期;第二种文化约相当仰韶文化的半坡晚期;第三种文化介于仰韶与龙山之间;第四种文化当为龙山时期;第五种文化的时代应属青铜时代夏至早商。

  为何在偏僻的山沟有如此重大的考古发现?“这里交通四通八达,环境和气候适宜人类生存,为多种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提供了有利条件。”崔树华这样概括。

  喇嘛湾镇地处清水河县西北部,北接土默川平原,并与托克托县为邻,东北与和林格尔县接壤,西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相望。这一带属于黄土丘陵地带,是南部黄土高原和北部呼和浩特平原的连接点,滔滔黄河自西而来,至此折而南流,两岸悬崖夹峙,沟壑纵横,蔚为壮观。对此,清水河县文物保护和考古中心负责人王平更有感触。他介绍,这一带自然条件良好,宜农宜牧,适合于人类劳动、生息。自古以来人口都比较密集。根据记载,很早以前就有人类活动,有着丰富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存。

  多种文化交融碰撞

  “这是翻出来的老照片,但是条件有限,拍摄的并不多。”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内,崔树华看着灰白色的老照片,将记忆拉回到了30多年前。在发掘并修复的众多文物中,发掘尖底瓶时的场景让崔树华记忆犹新,“看到尖底瓶的残片时,我父亲和几位老师都兴奋不已,他们嘴里不停念叨,真好,真好,这是很典型的仰韶文化啊!”

  在发掘出土的器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出土文物有尖底瓶、火种炉、折腹盆、深腹盆等,以及大量的打制器物。这些文物、器物一经“现世”,便引起学术界热烈讨论,学者们各抒己见。

  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魏坚说:“白泥窑文化是在继承了距今7000年前来自中原仰韶时期北上的半坡、后冈一期和庙底沟文化主要因素发展起来的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一支重要的区域性考古学文化。白泥窑文化的经济类型以锄耕农业为主,根据分布地域的不同,表现为兼营狩猎、渔猎和采集的生业模式。同时,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先后受到来自中原和东北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持续影响,在距今5000年前发展演变成为中华文明形成的‘满天星斗’中最耀眼的星座之一。”

  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讲师卫雪,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钱耀鹏在《陶尖底瓶的功能结构分析》中提到,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陶器之一,尖底瓶以关中地区出土数量最多、延续时间最长、序列最为完整,其次是晋南、豫西、陇东地区,均集中于仰韶文化中晚期。陕北和内蒙古南部地区直到仰韶文化晚期才有较多发现,而冀南及鄂北地区始终少见或不见。

  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涛在整理有关仰韶文化的多个文献资料中发现,在内蒙古中南部仰韶文化早中期的10处重要遗址中,共出土30余件火种炉。根据出土地点,可以将其分布范围划分为两个区:第一区为凉城的岱海地区,发现的火种炉最为集中,以王墓山下、狐子山两处遗址为代表;第二区为南流黄河两岸区,主要以清水河的白泥窑子、鲁家坡、庄窝坪、后城咀和岔河口等遗址为代表。

  张涛介绍,从类型年代看,按照火种炉下腹部的特征分为四个类型。代表了火种炉从早期到晚期的发展变化:由折腹到鼓腹,再到斜腹;下半部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稳定性得到加强;早期既有直口又有敞口,到晚期均为敞口,同时底径与口径的比例越来越接近;使用附加堆纹的现象由较多到较少再到较多;底座由呈鼓状到亚铃状再到覆钵状。白泥窑子遗址和王墓山下遗址的C14数据表明,火种炉的使用年代大体在距今6200年至5500年之间。

  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白泥窑子遗址的5种文化遗存,均有显示自身特征的陶器群,各自都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面貌,同时,该地区又同中原地区相应时代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盖之庸介绍,内蒙古地区从东到西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着风格迥异的文化,但各文化间相互交往、交融,盘根错节,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连吉林介绍,白泥窑子遗址受到中原不同阶段、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强烈影响,如弦纹夹砂罐、敛口瓮、红顶钵及带有网格纹彩陶存后冈一期文化特征;深腹盆、圜底钵及宽彩带纹彩陶与半坡文化大同小异;小口尖底瓶、铁轨式口沿夹砂罐及带有花瓣纹的彩陶与庙底沟文化有相似之处。这种不同文化特征集于一处,甚至能够在一件器物上看到不同文化交融的现象,是各文化主体间文化因素的高度借鉴及认同。这些文化因素的互融皆记录了各地域考古学文化发展、交流的轨迹,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物例证。

  张涛认为,白泥窑子遗址的发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考古资料,它对于内蒙古中南部古代文化区、系、类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可以说,它对以燕山南北长城内外为重心的我国北方考古学以至于中国考古学的这一阶段,填补了地区空白。

  让文物“活”起来

  据了解,目前清水河县不可移动的古建筑、古遗址及石刻等文物类型齐全,历史延续性强。清水河县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积极开展考古调查,以保护传承为载体,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传承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认真梳理县域内文物资源,摸清文物家底,加快推进清水河县博物馆文物征集布展工作,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文旅融合,推动县域文旅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清水河县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将保护好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目前,正在计划打造包括白泥窑子遗址在内的多个遗址的文旅项目,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清水河县文物保护和考古中心负责人王平说。

  (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伟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白泥窑子遗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8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9版:北疆文旅
   第10版:特刊
   第11版:鄂尔多斯
   第12版:收藏
印证北方地区早期文明互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