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园四联”成就火红“柿”业

  □本报记者  薛来  实习生  郭贺

  九月,漫步在赤峰市林西县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青绿的秧苗迎风摇曳,火红的西红柿长势喜人。村民刘伟和妻子正忙着采摘西红柿,连汗都顾不上擦一下。“原来我们两口子最多种两个棚,自从用上政府给争取的智能水肥一体化、自动化卷帘设备和放风机,我们种3个大棚都特轻松。”刘伟笑呵呵地说。

  近年来,十二吐乡探索“基地联动联建、生产联种联营、服务联接联办、市场联创联销”为主的“一园四联”党组织引领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凝心聚力助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充电赋能”。

  十二吐乡围绕设施农业产业优势,建成占地1万亩、1700栋大棚的达康产业园,在产业链上设立党委、支部,把参与达康产业园区建设、经营、服务的15个党组织整合在一起,以党组织深度融合带动产业融合发展。

  “达康产业园区的创建,实现了‘人人增收致富腰包鼓、乡村宜居宜业家家富’的目标,显示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十二吐乡党委书记王建莹介绍。

  “一链条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达康联合党委为加强产业规划,破解蔬菜产业链上下游衔接问题,积极延续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构建起协同推动的组织体系。联合党委建立了“党建+市场+经纪人+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统一的可追溯、高效率线下销售新模式。截至目前,园区内的大棚亩均收入1万元以上,产值预计达1.2亿元。

  十二吐乡西山根村,一个贫困发生率为46%的贫困村,如今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17年,党总支领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种植品种、定值时间、化肥使用都有了统一的标准,果品品相和质量上来了,价格自然也差不了,标准化服务让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双提升。”说起西山根村的致富经,村党总支书记刘占林侃侃而谈,“现在不仅我们村的人走上了致富路,其他7个行政村均形成了‘一村一品’的致富格局。”

  十二吐乡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广大村民提供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品牌化的生产服务,让村民通过岗位就业、兜底保障、土地流转和产业分红等方式参与到全产业链中,尝到实实在在的红利。

  “我前几年一直在外打工,辛苦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村里建了暖棚后,我就试种了2个棚,第一年纯收入7万元。现在我种的18个棚,年收入上百万元。”西山根村村民耿立伟笑得合不拢嘴。

  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产品知名度,该乡积极申请“林西·红柿”地标品牌,中科院的‘科技小院’也正式落户到达康产业园区。通过生产联种联营模式,十二吐乡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行政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17.3万元,产业分红年均收入14.8万元。

  前一段时间,由于疫情影响,十二吐乡的西红柿外销受阻,秧苗也进不来。经过达康联合党委的多次协调,不仅为产品销售打开了锡盟、通辽等市场,还为运输秧苗车辆办理了通行证,全面保障了园区农户下一茬西红柿种植。

  “为解决产业难上规模、产品难卖好价的难题,乡党委联合中化集团党组织、县农牧局党组织,组成服务专班,深入园区‘把脉问诊’,协调链上农户与西安、北京等地客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让农户种植效益最大化。”王建莹告诉记者。

  同时,十二吐乡与林西县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签署共建协议19份,建立“需求清单”“责任清单”“落实清单”87份,为园区提供规划设计、落实资金、技术指导、农残检测、防灾救灾等服务103项。不仅如此,党建联合体下的5家金融机构也为园区注入“金融活水”,累计为园区协调贷款560万元,发挥出服务联接联办的巨大效应。

  在蔬菜交易市场里,停放着几十辆电动三轮车,上面堆满了个头均衡、色泽鲜亮的西红柿。外地客商正围着西红柿品头论足。“交易市场里设置了休息区、办公区、交易区,到这里收柿子非常省心。”山东客商刘超笑着说。“原来是自己拉着柿子出去卖,成本高。现在都不用出村了,经纪人直接到大棚里拉货。”西山根村村民兰国利附和道。

  为了保证农户利益最大化,十二吐乡整合涉农资金800余万元,建成现代化蔬菜交易市场,为外来客商提供住宿场所,向客商出租分拣室、保鲜库,提供免费水电等服务。交易市场还与全国蔬菜交易大数据平台连接,实时滚动播报全国各地西红柿交易价格等供求信息,重点公开周边地区西红柿交易价格,定期发布茬口信息,确保信息及时通畅,保护种植户利益。

  “市场联创联销的运行模式,让种植户再也没有后顾之忧!”王建莹说。

  党建引领风帆劲,乘“柿”而上谱新篇。十二吐乡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出“业兴、村美、民富、人和”的崭新画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广告
   第04版:出彩
   第05版:国内新闻·专题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8版:北疆文旅
   第09版:国内新闻
   第10版:国内新闻
   第11版:锡林郭勒
   第12版:乡村振兴
“一园四联”成就火红“柿”业
“蒙”字标让内蒙古绿色 农畜产品卖上了好价钱
草原迎丰收 牧民打草忙
玉米+大豆 共奏增收曲
农机+农艺 合力增效益
〖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