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治区“担当作为好干部”裴汉军:

扛起生命的重量

  正在进行手术的裴汉军。

  □文/图  本报记者  宋阿男

  给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裴汉军打电话预约采访是在晚上十点多,他的同事说他还在手术台上,近十一点时他给记者回了电话,声音中透着疲惫。

  9月28日上午,记者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三病区见到了这位患者口中的好大夫。“作为医生,要对患者、对生命负责;作为医院的干部,要干事担责,保证医生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工作中。”刚刚获得自治区“担当作为好干部”荣誉称号的裴汉军,这样阐释“担当作为”。

  裴汉军2000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他满怀对草原的向往和支援西部建设的豪情来到包医一附院。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后以后,他放弃“北京专家”的身份和待遇,选择继续在包医一附院心内科当一名医生。裴汉军说,包头地区的心血管病人比较多,这种病起病急,没有时间选择到医疗资源更先进的地区,这里的病人需要他。

  在不断学习中,裴汉军在心脏介入手术卓有建树的基础上,率先在该市开展国内领先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他把这项造福患者的高难度手术真正落地包头。

  “心内科经常要面对一些非常危重的病例,也经常面临着患者家属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手术做不做?答案是请大家放心,我们做。这是医者担当,是医生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裴汉军经常说。

  “当地医院让准备后事,你们说能做手术,到底是为了做而做,还是有成功的把握?”几年前,一位老年患者被送到医院心内科。当时,患者因为心肌梗死面积大,加上肺部有严重的感染,出现了神志不清的情况,病情非常危急。面对家属的疑虑,裴汉军组织心内科和重症科医生全力救治。待患者病情逐渐平稳后,心内科团队成功将其闭塞的血管开通,植入了支架。经过22天治疗,患者痊愈出院。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裴汉军说,这并不是自负,而是一种能做敢做的责任与担当。

  病人家属范艳告诉记者:“我父亲突然检查出心梗,昨晚裴院长给做的手术,他医术精,态度又好,我们全家从心眼里感激他!”

  目前,裴汉军率领团队每年完成心脏介入手术接近2000例,在心血管病治疗领域赢得了患者认可。

  “你们只管专心救治患者,做好个人防护,其他一切责任由我承担!”在包头经历的几次疫情考验中,裴汉军作为主抓医疗工作的副院长,24小时值守在急诊、发热门诊一线。而他的这句话,让全体医护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到治病救人工作中。疫情防控期间,没有一位患者因为“无核酸报告”“红黄码”“来自封控、管控区”或费用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

  “人命关天,先救人,马上安排手术!”今年初,一位健康码“红码”的妇女因“腹痛”从管控区被120救护车送到该医院,首诊医生迅速确诊为“宫外孕”。了解情况后,裴汉军果断拍板。

  “送负压手术室,还是用腹腔镜做?”又一个问题摆在裴汉军面前。按规定,管控区“红码”人员应该在负压手术室做,但负压手术室只能进行开腹手术,对患者日后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而用普通手术室的腹腔镜做,如果她感染了新冠病毒,那机器就得拆下来消毒,相当于报废,还有后续的很多责任。

  “当时这位妇女已经隔离了13天,还有一天就满14天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做出科学判断,而不是教条地恪守规定。”谈及疫情防控下的危重患者“防与救”时,裴汉军坚定地说,不能因为1%的不确定性就不敢下决定,一犹豫,病人就可能错过救治窗口期,这就需要医生要有担当,敢于为患者负责。

  最终,在裴汉军的组织下及时对患者进行了宫腔镜手术。术中发现出血已经超过2000毫升,极其凶险,医护人员最终将患者从死神手中抢回。

  像这样的拍板,数不清有多少次。“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抢救病人的前提下,确保疫情防控不出错,这个顺序不能颠倒。医院的根本就是治病救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一条铁律。”这是裴汉军的信念,也是他传递给全院医护的信念。

  有担当是裴汉军的一面,同时医者仁心,又是他的另外一面。裴汉军的善良,在心内科三病区是非常有名的。三病区主任孙淑艳说:“有一次我早晨到病房,亲眼看见裴院长帮一位年老的、没人照顾的病人倒了满满一桶尿!”心内科护士王健告诉记者,从裴院长身上感受到最多的是他的责任心和爱心,他每做完一例手术,一定要回病房再看一眼,然后才回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影像力
观众热情点赞“亮丽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依托无限“风光”打造新能源高地
大家一起来
扛起生命的重量
龙鼎农业·北方新报数字农场助力首府战“疫”
郭立波眼中的“无人库”
内蒙古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投入运行
金克勒那日:为农牧民放歌
“大军”返乡创“牛”业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