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郭立波眼中的“无人库”

  □本报记者  吕学先  实习生  于泓泽

  “2000个储位,最多时可存放3700个钢卷,每个钢卷20到30吨。”国庆节当天,包钢稀土钢板材厂冷轧后无人库,百万吨级的储存量蔚为壮观。感慨于企业的巨大变化,乙班班长郭立波介绍,“20人一起作业已是10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只需两个人就可顺畅操作。”

  在操作室里,郭立波操控着电脑,显示器上显示着当天的库存状况,闪着乌亮银光的冷轧卷,中间系着打包带,像整装的士兵等着出征的号令。电脑上方,4个显示屏从16个角度传来监控画面。从监控看,整个厂房内空无一人,只有头顶的天车发出碾压轨道的声响。

  这间无人库是包钢最早实施智能化升级的智慧仓库之一。给传统的仓库“附加”上数智化技术,仓库立刻变得“伶俐聪颖”。

  “每天给系统输入吊装指令,整个仓库运行就生龙活虎起来。”郭立波说,以前可不是这样,20个人中有6位天车司机,在两条轨道上同时运行,对讲机时刻不离手,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在“天”上出现“交通事故”可不是小事。

  一部天车经过,可以看到,显示牌上“自动模式”的字样十分显眼。驾驶室里空无一人,而吊具上的钢卷平平稳稳。

  感慨于现代工业智慧蕴含的无穷力量,郭立波介绍,数智化改造让人员大幅减少的同时,让效率倍增。改造前,饱和工作效率最大为人均5500吨,现在至少增加了10倍。以往吊装的钢卷放错区域偶有发生,加装了数智化系统后,这样的错误一次也没有出现过。

  “心细+手稳,是无人天车的最大本领。”郭立波说,从天空俯瞰,人眼总会出现误差和盲区,钢卷之间发生磕碰在所难免。但无人行车上线后,精准的间距测试系统让钢卷再也没有出现过磕碰,成品率和优质品率显著提升,吊装质量得到保证,压在他们心上的石头也去除了。

  “下次,你们可以晚上来,看看黑暗中无人库运行的情景,体会一下‘黑灯工厂’的智慧和魅力。”郭立波觉得自信和骄傲。他说,“十四五”以来,包钢以“智能化”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助推产业链现代化,给企业带来巨大变化。这样的变化让我们一线工人工作条件越来越好,也让我们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会更加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多做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影像力
观众热情点赞“亮丽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依托无限“风光”打造新能源高地
大家一起来
扛起生命的重量
龙鼎农业·北方新报数字农场助力首府战“疫”
郭立波眼中的“无人库”
内蒙古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投入运行
金克勒那日:为农牧民放歌
“大军”返乡创“牛”业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