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蒙古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投入运行

  本报10月5日讯  (记者  李国萍)“经专家组综合评定,中国(内蒙古)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内蒙古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制度建设、机制运行、办公场地、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符合验收要求,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近日,内蒙古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正式投入运行。

  验收会议采用远程视频连线、资料查阅、在线展示相结合方式进行。

  内蒙古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投入运行后,将面向生物和新材料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开启专利审查“绿色通道”,实现发明专利授权周期由平均22个月缩短至3到6个月左右,实用新型专利由平均6到8个月缩短至1个月左右,外观设计由6个月缩短至10个工作日左右,大幅度缩短授权周期。同时,该中心将提供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等“一站式”服务,有效推进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影像力
观众热情点赞“亮丽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依托无限“风光”打造新能源高地
大家一起来
扛起生命的重量
龙鼎农业·北方新报数字农场助力首府战“疫”
郭立波眼中的“无人库”
内蒙古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投入运行
金克勒那日:为农牧民放歌
“大军”返乡创“牛”业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