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指出,要建立协同参与机制,减轻医疗机构诊疗负担。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提高群众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引导群众做好防护、合理就医,储备适量解热镇痛日常药物和抗原试剂,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对于高龄老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出现持续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等情况,及时引导就诊。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分流新冠轻症和慢病患者。通过推广互联网诊疗及咨询服务,扩大医疗服务供给。
要优化诊疗流程,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按照防重症、降死亡的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要树立“不再关注阳性与否,更加关注生命救治”理念,科学预测发病人群数据,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优化诊疗救治流程,将工作重心转到影响群众生命的疾病诊治工作中来。通过统筹医疗资源,为重症救治工作提供保障。各地要统筹调度辖区内医疗救治专家资源,组建重症医疗救治专家队伍;二级以上医院按要求做好急危重症病房和重症床位的改造准备工作,加快完成重症救治医护人员培训;合理扩充各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急诊接诊诊室资源;强化120急救资源统筹,重点保障急危重症和老年患者急救转运。推进急危重症预警机制建设,加强老年重症患者管理与救治。
要强化综合保障,确保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加强药品储备,分级分类保障供给。快速处置疫情,确保涉疫区域快速恢复服务。统筹医护资源,保护医疗机构救治力量。各地要建立医护人员减员返岗台账,做好医护人员身体恢复摸排和科室人员返岗预测工作,动态优化和调整医务人员编组、医疗力量配备与工作班次安排;通过招聘、返聘医护人员,招募退役军队医护人员等方式,多渠道扩充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加强对病毒变异毒株致病性特点和规律的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感染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