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2001年5月中国昆曲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起,如今,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数量居世界第一。我国为保护和传承世界文明记忆做出了极大努力,成果卓著。
非遗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学、授、用、产、研等方面的系统性保护,这也是非遗进行活态传承的必要条件。比如,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族手工技艺非遗传承人乌仁母女依托工作室,带动周围人学习非遗技艺,每年产生经济效益100多万元,在传承弘扬技艺的同时让当地不少群众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不仅如此,她们还把非遗项目带进当地的中小学课堂,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各地参加展览,让更多人看到非遗的光彩。从这个角度来看,做好非遗的保护传承,不仅是对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为提升低收入群体的就业能力开辟了重要途径,更好服务我国现代化建设。
在不断推进非遗项目全方位、立体化、覆盖式的保护工作中,非遗的时代性、教育性等功能也得以发挥,让人们得以更好感受非遗如何在当今社会发挥作用,助力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对传统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得以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更好地拥抱新生活、新时代。
同时,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才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数量众多的非遗项目,展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珍贵财富,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创新中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向世界传播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追求。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