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呼伦贝尔市——

扎实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 助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主体责任

  组织推动到位。呼伦贝尔市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促进边境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把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通过会议部署、日常调度、实地督导等方式,推动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各项目标任务有效落实。

  政策支持到位。市本级出台《呼伦贝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呼伦贝尔市关于边境口岸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市直部门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呼伦贝尔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支持举措,为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资金投入到位。2022年,市财政部门向4个边境旗市累计投入转移支付资金7.79亿元,民族工作部门争取到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33亿元,实施项目99个;其他责任部门也根据责任分工逐年增加项目资金投入,为边境地区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立足地区实际,展现特色亮点

  产业兴边,五大行动齐头并进。全力推进“五大行动计划”,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市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文旅产业提标提效。发布“呼伦贝尔大草原”市域品牌,呼伦贝尔市6次蝉联冰雪旅游十佳城市。2022年全市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达到1229万人次、163亿元。农牧业量质齐升。2022年粮食产量130.3亿斤、牲畜存栏1121万头只,实现“十连丰”。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2%,销售收入达204.8亿元。新兴产业势头强劲。岭东伊穆直流外送100万千瓦风光发电等现代能源项目进展顺利,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50%,松鹿制药“养阴清肺口服液”被列为国家级新药。生态产业乘势发展。全区首家碳汇交易协调服务中心组建完成,呼伦贝尔市被列为全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新旧动能转化加快。煤炭产量突破1亿吨,发电量超过400亿度,均创历史新高。

  注重结合,创建工作融合推进。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民族工作领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全面启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将创建工作纳入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实施了“守望祖国北疆·共绘多彩呼伦贝尔”品牌工程,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双百示范”等六个示范带,打造祖国北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三个基地,着力构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幸福和谐家园。

  团结固边,创新打造示范长廊。创新实施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建设,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创美好生活、固边兴边富民“五位一体”的模范长廊,以点连线,连线成面,力争到2025年实现抵边乡镇全覆盖。2022年,呼伦贝尔市在4个抵边乡镇开展的模范长廊建设试点取得明显成效,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品牌,如,额尔古纳恩和俄罗斯民族乡建立“党建引领+民族团结+文化旅游+共同富裕+强边固边”品牌,探索积累了抵边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宝贵经验。

  下一步,呼伦贝尔市将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吃透上级精神。深学细研《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兴边富民行动实施方案》,更加明确任务边界和推进机制。二是做好融合文章。把兴边富民行动与市委“五大行动计划”、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实现倍增效应。三是突出特色亮点,提炼总结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建设的好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四是强化协调推动。充分发挥市兴边富民行动协调小组作用,协调责任部门切实形成工作合力。五是做好参谋助手。加强对边境地区的调查研究,真正了解掌握基层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上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社会
   第07版:出彩
   第08版:出彩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作贡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续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平台
扎实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 助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建设 奋力书写新时代民族工作兴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