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农业领域科学研究的价值,既体现在对知识、真理的追求,将论文写到了广袤的黑土地上;也要让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用实效来检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成效上。
大豆育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往往需要8—10年才能成功诞生出一个新品种。
乍暖还寒,生机萌发。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大豆科研团队的科研之果迎来“开花季”。
2月13日,在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一场成果转让签约仪式“悄然”进行。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大豆科研团队历经十多年育成的5个“蒙科豆系列”大豆新品种成功转让。瑞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员郑雪鹏告诉记者,今年公司打算种植新品种蒙科豆系列品种1000亩地,预计可以增产15%。
这不是首次。
去年,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大豆团队与鄂伦春自治旗天源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申报的2022年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科技支撑乡村振兴)项目“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登科13号’的中试与示范”得到自治区科技厅项目经费100万元的资助。天源丰种业董事长郑艳介绍:“我们公司和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共同合作,进行了登科13号的科技成果转化,包括良种繁育基地、高产栽培技术和展示田,这不仅是对我们企业的扶持,也将对鄂伦春地区的大豆种植产生深远影响。”
鄂伦春自治旗种植大豆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农民常用的大豆品种一般都已有审定推广使用十年以上甚至二十年的历史。品种老化和重迎茬种植,成为制约地方大豆产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鄂伦春自治旗农牧科技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刘威介绍:“针对大豆生产中存在的极早熟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缺乏、大豆常年连作等导致的单产偏低和品质不优等问题短板,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专家团队给带来了新品种和新技术,通过去年的初步试验、应用,效果明显。今年,我们继续优化试验示范方案,集成大豆单产提升增效技术,通过召开现场观摩、培训等,让更多的种植户尽早用上新品种、新技术,实现增产增收。”
3月9日-10日,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大豆科研团队在赶赴莫力达瓦旗呼伦贝尔市中农种业有限公司和西瓦尔图镇小库莫村示范户查看示范种子、化肥储备情况和试验示范地块情况,为今年各项试验示范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呼伦贝尔市中农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庆国介绍:“今年我们公司繁育的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蒙科豆9号新品种原种5000多亩,可回收原种1500吨以上,明年蒙科豆9号可推广30万亩以上,预计销售利润200万元。”
此前,2022年5月13日,鄂伦春旗政府与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签署了共建专家工作站协议,聘请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大豆科研团队带头人李强为专家工作站站长。为了加快推进中央引导地方发展基金、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呼伦贝尔市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今年3月4日-6日,大豆科研团队在备春耕之际赶赴鄂伦春旗对接专家工作站年度试验研究、示范推广任务。李强与鄂伦春旗农牧水利科技局、农牧科技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瑞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负责人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共同研究讨论联合育种、品种展示示范、连作障碍消减技术研究等各项任务年度实施方案。
小小种子的能量不止于此。近年来,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大豆科研团队累计育成审定大豆新品种11个,其中高油品种9个,高蛋白品种1个,7个品种实现成果转移转化,制定发布地方标准7项,新品种新技术累计推广应用1000多万亩,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为自治区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月30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一行到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内蒙古自治区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调研。“唐部长对我们团队的科研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为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叠加运用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加快培育适合不同区域的高产高油大豆品种。”李强告诉记者。
“4月底回呼和浩特市。”一个多月来,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大豆科研团队迎着第一缕阳光开启一天的工作,每天“蹲守”试验田十多个小时,一株一株地收回种子,整理大豆育种材料。“我们现在就是整理F1代到F6代的品种,把15000份种子一个个装袋编号,然后每个品种试种一行,观察它们的田间综合表现,从成千上万的株行里挑选出优良品种,为播种做足准备。”李强小心翼翼将手里的种子装进纸袋里,眼中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