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护理、文化生活、临终关怀、精神慰藉等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加大,对年轻化、专业化、高素质照护人才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内蒙古,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专业能力强、乐观向上,在养老机构里悉心照顾爷爷奶奶们,乐此不疲地在“银发产业”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青春之花在“银发”产业尽情绽放
刘阳是赤峰市社会福利院的一名护理班长,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大学生。“2013年刚毕业来到福利院时,总有人问我,这么年轻的姑娘,为啥要找一份伺候老人的工作?”每次她都会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的职业理想!”
刘阳记得,曾经自己家里因为家人没时间照顾奶奶,也想过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但当时农村养老院条件不太好就作罢了。上大学期间,她在天津的好几家养老院实习过,目睹他们规范的管理、专业的护理以及先进的康复医疗设备,当时她就想:“我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将来回到家乡从事养老事业,让像我奶奶一样的老人能够得到更好的照料。”今年,已经是刘阳梦想照进现实的第十个年头。因为有一身专业技能,福利院的老人们都很信任“小刘”。刘阳清楚记得,有一次一位老人由于胃内压力过高,胃管脱落,她也顾不得喷出的饭和胃液,第一时间处理妥当。
“每当看到老人们的笑脸,感受到他们对我的肯定,我心里都非常满足,觉得这份职业很有价值。”刘阳笑着说。
26岁的曹金雪是锡林浩特市颐和苑国际养老中心的一名养老护理员,她在校期间学习的也是老年方向的护理专业,当养老中心遇到一些棘手问题时,都要找她这位“科班人员”来解决。
中心有一位刘爷爷性格比较怪,入住后对护理人员的服务很挑剔,时不时还闹情绪。曹金雪便主动接近刘爷爷,每次都耐心听老人“发牢骚”。原来,刘爷爷喜欢清净,入住后一时很难适应集体生活,所以才会情绪不稳定。了解情况后,曹金雪开始“对症下药”,她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心理疏导,慢慢地,刘爷爷开始和大家一起看电视、下棋、打牌,融入到了集体中。曹金雪说:“老人越老越像小孩,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多一些倾听,并运用专业知识,和老人进行有效沟通。”
大男孩邓敏是呼和浩特市泽惠养老产业发展中心的的护理组长。“很多人觉得,干养老护理工作,男性没有女性耐心、细心,但男性的力量恰恰就是我的优势。之前因为疫情封闭管理,我连续在机构内封闭了3个月。有一晚,一位高龄老人突发高热惊厥,我第一时间对老人进行急救,并把他抱上了急救车。”邓敏骄傲地说。老人家属和同事们都说:“有邓敏在,我们心里很踏实。”
“虽然家里人也总说,男孩子要趁年轻多出去闯闯,但是在这里工作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有牵绊,想要为这份事业贡献一点力量。”邓敏说。
如今,很多像刘阳、曹金雪、邓敏一样的年轻人,加入到了养老护理事业的队伍中。以呼和浩特市泽惠养老产业发展中心为例,这里的养老护理服务团队成员由护士、养老护理员、社工、教育工作者等组成,平均年龄为31.5岁。
引导更多青年接力养老事业
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及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提出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求,自治区民政厅将建设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水平高、服务质量优的养老服务队伍作为重点工作,以年轻化、专业化的养老护理人才建设更好地满足当下和未来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
养老服务行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这个行业。为积极引导青年护理员接力养老护理事业,提升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自治区民政厅面向社会免费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培训人员包括在岗养老护理员、有意愿从事养老护理行业的高校毕业生等群体,2020至2022年,全区共完成养老护理员培训52052人。2022年,自治区民政厅联合教育厅开展全区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培养基地遴选工作,共遴选7所高校作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主张输送更多的青年护理员从事养老护理事业。同时,通过自治区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内蒙古自治区“最美养老护理员”选树宣传等活动,在全区树立了一批养老服务领域优秀典型,大大提升了养老护理员队伍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让青年更愿意从事养老护理事业。目前,全区养老护理员约有8200余人,45岁以下护理员占比约53%,其中,活跃在养老机构的护理员约6000余人。
“随着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养老服务体系也朝着智慧化、精细化更新迭代,这对养老服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内核要求,成为了日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出发点,也为更多年轻的养老服务人才提供了广阔舞台。”自治区养老服务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主任葛晓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