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土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本报记者  海军  通讯员  赵宝通

  初夏时节,正是乌兰察布市马铃薯播种的季节,在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前进村农田里,当地“马铃薯大王”郭润正组织工人们种植马铃薯,几台农业耕作机往来穿梭,开沟、播种一气呵成,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

  目前郭润身兼数职,他既是前进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也是察右后旗北方马铃薯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他介绍说,去年,公司种植了500亩马铃薯,销售收入达200余万元。今年计划将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800亩,其中种植“后旗红”马铃薯300亩,种植“沃土5号”300亩,种植“希森6号”200亩,按照去年的单产和价格计算,今年产量预计达400多万斤,销售收入预计达350多万元。

  察右后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独特,为发展壮大马铃薯产业提供了先决条件。经过多年发展,察右后旗成为全国第一个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场诞生地、马铃薯原原种防蚜虫网室生产诞生地、马铃薯产品获得国际品牌5A级认证诞生地,是“中国薯都”乌兰察布的核心区。先后被农业农村部和相关机构评为“国家级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旗县”“全国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县”“中国绿色名旗”。2015年建成乌兰察布市首家20万亩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

  察右后旗已形成了“三区两带”马铃薯规模种植格局。每年,马铃薯播种面积占全旗总播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广大农民靠着种植马铃薯,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脱贫增收。

  作为“中国薯都”的核心产区,察右后旗连续多年被确定为全国马铃薯大会现场会观摩点、农业农村部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推进示范点。该旗精心培育的本土品种“后旗红”,真正实现了让察右后旗马铃薯品牌拿得出、叫得响、有卖点,同时也提高了全旗马铃薯整体品牌形象、质量档次和市场占有率。连续几年在绿色食品博览会和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金奖,又被国际品牌标准工程组织(IBS)授予5A级国际品牌,成为全国首个成功认证5A级国际品牌的农产品。鲜薯销售遍及山东、江苏、云南、湖南、广东等20多个省区市,种薯销往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基本实现了由以“吃”为主向以“卖”为主的转变。

  出生在察右后旗的郭晨慧返乡创办了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实体公司——“乌兰土宝”,开启了网上网下联销的销售新模式。她的礼盒装马铃薯卖到批发价的近10倍,一举成为全网最火的马铃薯,在周边乡镇造成了轰动效应,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向她取经并加入了她的电商团体,也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

  郭晨慧网上不仅销售土豆,还销售胡麻油、莜面、牛肉干等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公司年销售额达800万元左右。每年与当地10余个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协议,直接带动200户脱贫户增收,间接带动1500户脱贫户参与集体经济分红。

  如今,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察右后旗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生支柱产业和乡村振兴重点产业,该旗正在深入推进“马铃薯种业提升”行动和“薯业提质增效”行动,全力构建马铃薯种薯繁育,商品薯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广告
   第05版:赤峰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北疆文旅
   第08版:旗县融媒
“小土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小圆葱走向国内外大市场
【集市】
万里茶道 研学之旅
有个从不打烊的零工市场
自然资源审批“一码”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