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19日讯 (记者 李永桃)近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举办以“内蒙古服务融入国家向北向西开放的思路重点”为主题的第79期内蒙古发展改革论坛。
来自呼和浩特铁路局、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划院运输所、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呼伦贝尔学院、中国一带一路网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进行了研讨。
向北向西开放是内蒙古落实国家开放战略、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并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内蒙古的优势所在、发展需求所在、责任担当所在。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我们要紧紧抓住向北向西开放的契机,更好地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努力在推动内蒙古服务融入国家向北向西开放上有更大作为,取得更大成效。”专家们建议,要依托中欧班列,建好向北开放桥头堡。加强自治区中欧班列一盘棋统筹,一体化管理;推动中欧班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欧班列综合服务效能;加强中欧班列资源整合,鼓励全区中欧班列始发城市与满洲里、二连浩特协同,支持相关盟市及其他地区零散货源通过公铁联运、海铁联运在乌兰察布进行集结,组织开行“公共班列”等。要推动内蒙古口岸与腹地城市经济联动发展。加快推进满洲里、二连浩特等重点口岸与腹地盟市合作,使之成为自治区口岸与腹地城市联动发展的示范口岸; 大力发展边境贸易,探索“边民互市+落地加工”产业模式,实行“互联网+边民互市”海关监管模式;实施“口岸+”工程,加快推进“口岸+特色加工业”“口岸+专业市场”“口岸+商贸物流”“口岸+边境旅游”等“口岸+”工程建设。要全面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北以呼包鄂城市群和5个口岸为起点,南至成都、重庆,进而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至北部湾,东接沿江通道,联动西北的格局。规划东、西两条铁路通道,东线以呼包鄂城市群为节点,辐射二连、满都拉、甘其毛都口岸,经包西、西康等线达到川渝;西线以蒙西阿拉善盟等地区为节点,辐射策克、乌力吉口岸,经兰新、包兰、兰渝、成兰等线达到川渝。要优化内蒙古北向国际物流通道布局。创新中欧班列等物流组织模式,强化呼和浩特、包头区域中心城市和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物流节点城市的枢纽辐射作用,发挥铁路在陆路运输中的作用,促进形成通道引领、枢纽支撑、衔接高效、辐射带动的发展格局。建设自呼和浩特经乌兰察布至二连浩特、通辽至满洲里两条通道,共同形成北向国际物流通道的主通道。
我区对供热设备
进行全覆盖检修
本报6月19日讯 (记者 李永桃)“目前,我们正组织各地利用‘冬病夏治’的关键时期,结合2022—2023供热期运行情况和‘访民问暖’工作发现的问题,全面开展供热设施设备维修检修和改造工作。”近日,自治区住建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城镇集中供热工作事关民生及社会和谐稳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自治区住建厅早安排、早部署,紧盯问题、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保供。2022-2023年供热季,全区新建热源厂3个、换热站200个、新建和改造管道1120公里,对1020个热力站、13030个换热站、3.7万公里供热管道进行了全覆盖维护检修,完成投资40.5亿元。
在2022-2023年供热季,自治区政府出台《内蒙古自治区2022—2023年度城镇供热保障实施方案》,从摸底排查、设备检修、工程建设、能源保供等6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自治区住建厅狠抓落实,千方百计保证供热工作“零差错”。2022年到2023年5月底,自治区住建厅相关负责人先后8次赴各盟市对供热管道维修改造、燃料储备、应急保障、投诉处理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协调解决发现的问题。各地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储备应急物资。呼和浩特市组建由国有企业组成的应急接管队伍;呼伦贝尔市在全市范围内构建“一个中心站、五个区域中心站”的供热应急抢险抢修体系;锡林郭勒盟建立了供热应急保障金制度,设立应急保障资金4628.8万元;赤峰市组建58支应急抢险队伍,设置107个维修服务网点,建立供热应急处置专家库。
多措并举下,全区城镇供热总体运行平稳,未出现影响较大的安全事故、大面积停供事件,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