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久久为功续写“绿进沙退”新奇迹

  ◎安华祎

  作为全国防沙治沙的主阵地、主战场,内蒙古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在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道路上锲而不舍、持续发力

  说起沙漠,人们首先想到的或是黄沙漫漫,或是驼队悠悠。然而,有这样一个地方,从卫星俯瞰,1.86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三分之一披上了绿装,它就是位于内蒙古的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如今,在这个曾经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中,一幅生态和美、绿能无限的崭新画卷已徐徐展开。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内蒙古生态建设,此次在内蒙古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内蒙古防沙治沙指明了新的方向和目标。作为全国防沙治沙的主阵地、主战场,内蒙古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在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道路上锲而不舍、持续发力。

  推着大石头上山,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借助,必须竭尽全力。防沙治沙就是这样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近十年来,内蒙古累计防沙治沙规模居全国第一、年均防沙治沙规模居全国第一、累计造林草居全国第一。尽管成绩显著,但形势不容乐观。着眼未来,亟需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记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一“国之大者”,锲而不舍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唯有咬定目标任务不放松,持之以恒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成效,在薄弱环节着手、向最佳效果努力,苦干实干、勇毅前行,才能守护好亮丽内蒙古的绿色版图。

  播绿不易,守绿更难。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考察的新华林场,经过40余年治理,才从一片沙丘、荒滩、盐碱地覆盖的“沙海”,蜕变为森林覆盖率达65%的“林海”;以宝日勒岱、殷玉珍为代表的“绿色乌审”治沙群体,60年接力植绿,使“不毛之地”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70%;“治沙愚公”苏和,十年如一日坚守荒漠戈壁,人工种植梭梭9万多株,在额济纳旗茫茫戈壁建起了一道绿色屏障……从奇迹到“新奇迹”的荒漠化综合防治“内蒙古故事”,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治沙人艰苦奋斗。踏上新的征程,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心与决心,鼓足“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干劲和韧劲,大力发扬“三北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驰而不息打好防沙治沙攻坚战,我们要用行动把绿色种子播撒在北疆大地,奋力书写更多防沙治沙的生动故事。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防沙治沙,加强荒漠化综合治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让我们一起行动,拿出勇担使命的初心、不畏艰辛的决心、久久为功的耐心,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向绿而生、逐绿而行,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以赴共筑绵亘万里的“绿色长城”,让北疆大地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让“绿进沙退”的新奇迹层出不穷、接续不绝。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第03版: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乌兰察布
   第07版:评论
   第08版:乡村振兴
久久为功续写“绿进沙退”新奇迹
干事成败在定力
厉行节约
知行相资以为用
让盲盒经营走出盲区
以过硬作风求实实在在成效
留住端午的文化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