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辽

300余人共“话”羊草

  本报通辽7月3日电  (记者  薛一群  鲍庆胜)日前,2023年中科羊草发展现场观摩会在通辽市举行,国内草业及相关领域的3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参会。

  在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集中连片的羊草一片翠绿,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科羊草团队工程师刘辉介绍:“羊草是生态效益与饲用价值兼顾的多用型饲草,我们在这里已经种了4年,效果远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好,羊草根径强大,像蛛网一样迅速把土壤表层固住,防沙固土能力非常强。”

  开鲁县小街基镇沙沼地多,过去草场退化沙化盐碱化严重,生态脆弱,治理难度大。2019年,开鲁县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科羊草团队合作,联合建设中科羊草种子繁育基地,探索“乡土羊草改良扩繁、治沙治碱增绿”的新模式,在比较试验和草种混播示范的基础上,选出最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品种,经过4年的发展,该基地种植面积达到了4.2万亩。

  据了解,生长旺盛期的羊草每亩可收获2茬干草约0.6吨,产羊草种子15至20公斤,亩效益可达1800元以上。开鲁县依托羊草规模基础,着力打造羊草的种植、深加工、仓储、交易全产业链,订单式、保底式收购牧草及草种,实现了农户种植有定向、销售有方向、增收有保障。小小羊草发挥出了优质牧草的生态、饲用、景观等综合价值,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近年来,通辽市紧紧围绕服务落实五大任务,把“绿色”作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通过探索发展中科羊草产业,在重度沙化、盐碱化草地推广种植方面,取得了扎扎实实的生态成效,形成了“科研团队+政府+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总结出生态增绿、土壤改良、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等一系列比较好的经验做法,为自治区乃至全国其他省份荒漠化治理提供了“通辽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读图
   第08版:出彩
   第09版:大型全媒体传播活动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区域新闻
稀土高新区:全链条打造人才聚集“强磁场”
首家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落地
300余人共“话”羊草
民间工匠让草原流光溢彩
公路口岸二十四小时货运通关试行“满月”
利乐全球最大封盖工厂新线投建
中国林科院专家助力当地防沙治沙
这个“小院”大有来头
“兴安盟牛肉”荣获2023年品牌农业神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