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下基层调研,个别干部总喜欢到那些平时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经常出成绩、出经验、受表彰的地方去;基层单位在接受调研时,也喜欢安排去那些交通方便、工作搞得好、问题比较少、情况不复杂的地方……
为什么选这些地方?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地方各项工作有经验有特色,以往各种表彰奖励所积累的材料丰富,稍加改动就能形成一份新的调研报告,既让调研者方便轻松,也让当地脸上有光,称得上是“多方共赢”。反之,去那些地方远、条件差的地区,舟车劳顿是免不了的,更会调研出不少工作中的问题,暴露短板和不足。
然而,如此搞选择性调研,实际是走了过场,耍了花架子。只看“盆景”,就会错过真正的风景;绕着问题走,就无法发现工作需要着力改进的地方。那些容易忽略的“后院”和“角落”,可能恰恰是矛盾比较集中、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去这些地方深入调研,才能看到真情况、听到真意见、抓到真症结。所以,调查研究不能趋易避难,而要更加注意关注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摸清真实情况,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听真话、察真情,摸实、摸透发展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更需要多关注薄弱环节、“冷门”领域,多去地处偏远、条件一般、少有人去的地区,了解那里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发现痛点、难点、堵点。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前进路上有许多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要解决,许多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困难问题要面对。新情况、新课题层出不穷,老问题、老矛盾有新变化,呼唤着我们不断提出新办法、开展新探索。调研、发掘、梳理、归纳、提炼、升华,最终积累前行的智慧与力量,是十分迫切的任务,更需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保持扎实的作风,细致深入下真功夫、苦功夫、笨功夫去搞好调查研究。调研中特别要注意多去那些地处偏远、以往很少关注的地方,从中发现和研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办法。
去哪里搞调研,看似是方法问题,其实关乎思想作风。调研不仅要做到下基层能推开门、迈开腿,还要学会走对门、知真情。要力避因方式方法不当造成的信息获取不全面,力避调研被“设计”、被“安排”。要真学真懂、真调深研、真检实改、真督实导,保证调研过程的真实全面。只有确保调研各个环节走真走深走实,避免浮在表面、流于形式,才能察得实情、取得实效,真正做到调有所得、研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