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市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办好民生实事、推进共同富裕,大力推进城乡精细化管理。全市上下协同作战,广大群众全面参与,攻坚整治精细管理,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城乡。
对照旅游城市发展要求,额尔古纳市做深做实城市精细化管理,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热点、堵点”问题,让群众真正感受到环境整治带来的实惠,做实做足城市建设管理的“里子”。
今年,额尔古纳市强力推进禁养区搬迁,在城区外规划养殖户集中迁出舍饲区域,鼓励引导养殖户配合实现外迁,解决了市第一中学操场因占用地无法建设使用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学校及周边居民被气味污染问题。
今年5月,对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幸福指数的“顽瘴痼疾”发起总攻,围绕公共区域、住宅小区、居民院落、市政设施、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8个方面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集中整治行动期间,额尔古纳市拆除倒塌房屋棚圈41处,清运垃圾粪污2.3万余立方米。集中整治门前乱堆乱放、车辆乱停放等违规行为,共纠正各类问题710处,清理店外店240余家、乱堆乱放400余处,以“实干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海三”公路沿线原为主城区城乡结合部,拆迁垃圾、杂物随处堆放,私自圈占现象严重。2022年,额尔古纳市从城市精细化管理入手,对清理出的5.6万平方米区域进行设施提升,扮靓城市街角,让周边居民拥有了宜居宜业的休憩活动空间。
额尔古纳市实施城乡“微更新”改造,花小钱办大事,不搞大拆大建,推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
该市精心推进城市基础更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区现有路灯实施智慧路灯数字化及节能改造工程,实现了路灯设施高效、节能、美化、亮化;修缮额尔古纳大街路面3公里,供热、供水管网延伸13.8公里;对城市边角地、闲置绿地、老旧公园广场进行“微改造、精提升”;赋予原民族团结广场、廉洁文化公园、戍边文化主题公园以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丰富了市民休闲文化生活。
精致完善乡镇基础建设,实施乡镇污水处理站、垃圾填埋场、粪污环境治理等项目;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市抵边自然村全部通邮;苏木乡镇街道、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车率达到100%,在呼伦贝尔市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额尔古纳市在呼伦贝尔市率先试点非成套棚户区改造项目,为170户平房居民进行供水、供热、排水管网敷设和更换塑钢窗、防盗门、屋面铁皮,修建室内卫生间等,最大程度让平房区居民也能享受到楼房的便捷和舒适的同时,保留住了城市初始原貌。并持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改造楼体31栋,涉及779户居民;开展“雪融”行动,重点对全市道路、平房区越冬垃圾、建筑垃圾等进行集中清理;完成农村牧区房屋安全重点隐患排查和3113户农村牧区“厕所革命”改造任务,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额尔古纳市坚持以“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宜游”为出发点,培育壮大“旅游+”“生态+”“文化+”等新业态。着力规范城乡风貌,以服务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城市为核心,严格控制市区主要大街两侧和重点旅游乡镇房屋建筑外立面风格;有针对性地对额尔古纳大街和哈撒尔路街道两侧的楼宇、信号塔、市民广场、公园进行亮化点缀,打造夜间旅游城市风情。
着力增加服务供给,在市区建设了5.6公里健身步道,延伸更换步道砖2.4万平方米,打造城市慢行系统;科学划定主次干道停车位1141个,将民族博物馆等4馆前广场开放为旅游大巴停车位,满足游客停车需求,在服务区、景区、大型停车场增设25个充电桩;对中心市场全面提档升级,推出美食一条街,营造浓厚的烟火气息。
着力传承历史文化,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11个村落,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利用,增强地区自然生态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有4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保留了很多传统木刻楞房屋。这个乡在规划城镇建设时,将其与旅游文化开发有机结合,不搞大拆大建,也不搞仿造建筑,保留了浓郁的俄罗斯族民俗风味。并新建了总面积3380平方米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展示中心、民俗文化广场和民俗街,在保留当地特色民居建筑风格的前提下,让群众居住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