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樟子松画廊

  □武永杰

  置身于莫尔道嘎绿色的樟子松丛林中,瞬间享受到天然绿色氧吧的恩惠。空气是那么清新,草地是那么松软,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草木与泥土混糅的清香,让人感受到原始林海的宽厚和博大。清晨,淡粉色的云霞在森林间升腾,太阳穿过樟子松林海针叶的空隙,无数光斑在林荫间熠动。野鸡、野兔在林中嬉戏。整个松林里花木繁茂,凝红溢绿,如一道天然的樟子松画廊,铺展在山岭之上,绵延迤逦,卷向天际。

  樟子松的色彩

  走进大兴安岭,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樟子松不因季节变化而改变颜色,也不因时序更替而脱落枝桠。春天,它们悄然由黄变绿;夏天,它会用高大的躯干阻挡着雨水的冲击;秋天,草木凋零,而它却依然青绿,直到生命结束。

  在樟子松林内,每一棵樟子松都是一道风景。它们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傲视群雄,有的婆娑起舞,有的如情侣相拥,窃窃私语,有的如母子相伴,满目亲切,有的如姐妹相聚,翩然起舞,有的似兄弟比肩,互不相让。走进樟子松林,就像走进了连绵不绝的画廊,在似曾相识的树影中,我们努力寻着前世不解的缘分。

  行走在安格林河的吊桥上,潺潺的河水冲刷着岩石,鱼儿在河里畅游,山雀在林中飞翔,青蛙在水底吟唱。多彩的蝴蝶翩翩起舞,轻薄的羽翼在花间闪烁,精致而典雅,唯美而圣洁。

  我一次次地从花丛中跃入草丛中,在最鲜艳的颜色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我将震颤的双翅微微收拢,轻踏花蕊的细足,将清香立于颈项之侧,寻找生命中的美丽。霎时间,空中飞来一只、二只、三只……许多彩色的蝴蝶,在潮湿的空气中,它们彼此碰撞着身体,或窃窃私语,或谈情说爱,听风吹过河水的声音,看云穿过樟子松林的身影。安格林河的木制小桥上,传来有节奏的脚步声,成群结队的蝴蝶扑涌而来,像雨、像雾、又像花。

  正当我陶醉之时,一朵乌云从西边翻滚着巨浪疾驰而来,太阳光将一缕缕金色的丝线收拢起来。刚才还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不一会儿工夫,天空中飘起了雨滴。

  天空扬起了灰蒙蒙的水雾,樟子松林里弥漫着清新醉人的香气,它们在雨中颤动着挺拔的身姿,莫尔道嘎又呈现出一番烟雨迷蒙的韵味。而莫尔道嘎林场那间潮湿的小木屋内,一件件陈旧的羊皮袄,手工的拉锯,原始的测量仪,诉说着林场的变迁和改革的历程。莫尔道嘎在岁月的历练中,掌握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规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

  安格林河静静向前流淌,樟子松一排排立于安格林河两岸的山峦之间,烟灰色的雾气笼罩林野,樟子松静静立于漫天雨雾中,享受着细雨滋润的酣畅和快乐。雨后的樟子松越发苍劲,松林里万籁和鸣,犹如一场高雅的音乐会,小鸟在觅食,蝴蝶在翩飞,蜜蜂在采蜜,动物们都在寻觅自己的生活密码,森林里每一种动物在樟子松的庇护下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樟子松的妆容

  林海荡漾,绿荫叠嶂。

  春天,北国大地一片青绿,莫尔道嘎的樟子松林仍沉浸在冬雪的氤氲中。细细的针叶和枝杈间悬浮着残雪的晶绒,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枝桠上的残雪慢慢变得轻薄,融入了松软土地,化成冰水,在树根下形成了汩汩的小溪流,滋润了松下的松塔、草木和苔藓。在泥土的深处,植物在悄悄拱土发芽,有的已经冒头,在杂草缝隙间张开黄绿的笑脸。许多不知名的小鸟在林间觅食,穿梭往来,为樟子松林平添了诗意。趁着春光温煦,樟子松林脱掉了白色的外套,奔赴一场盛大的原始草地的舞会。为此,樟子松精心打扮自己,以嫩绿的“冰魄银针”和云翼般的枝条,为春天呈上一道典雅明丽的风景。

  5月的樟子松林散发着潮湿的味道,林间的每一寸土地变得暄软。樟子松林换上了青绿的衣衫,迎着阳光蓬勃生长。近年来,随着人们爱鸟护鸟意识的不断增强,从前罕见的太平鸟已开始频繁出现在樟子松林中。太平鸟抖动着俊俏的翅膀在林中飞翔,它们优美的体态,清幽的叫声,给松林平添了生趣。

  夏日的阳光穿过密密匝匝的樟子松林,播撒到每一寸林地。丛林里,每一片叶子上,透射出明丽的光斑,那是阳光的薄翼和淡淡烟岚。一段粗壮黧黑的枯木,横卧于林地之上。从它干裂的纹理上推测,它或许是被雷击倒的。不远处,有大量新生的树木,从被大火燃烧过的枯木灰烬上生长起来。火灾对森林的生长造成极大的破坏,然而,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樟子松林就这样历经劫难而不灭,殁于大灾而不朽,更替繁衍,沧桑变迁,到现在葳蕤丰茂,荫翳交叠,一派繁华。恢宏广袤的大兴安岭原始生态之美,在我们面前延伸。

  林中的每一棵樟子松都被挂了牌,编了号,牌子上写着树龄、树高和胸径。樟子松与轻风对语,与蓝天共舞。醉人的风吹过丛林,樟子松轻微颤动着枝臂,在一朝一暮里,深情地注视着彼此,它们用特有的方式传递着爱的密码。樟子松独立于岩石之上,从石而来,附石而生,沧桑变幻,唯樟子松耸立山间,千年不变。

  郁郁葱葱的樟子松弥漫着野性的味道。雨后的林地清澈明净,白色的蘑菇从疏松、陈旧的落叶层里钻出来。它们一队队、一列列在树根下聚集,像害羞的少女顶着小伞挡着眼睛。成群蚂蚁结队而来,用不同的语言传递着信息。松鸡、松鼠在林间穿行,驯鹿、猞猁在森林中捉迷藏。阵阵松涛声从草原深处传来,不知名的鸟儿啾啾叫着从枝头掠过。乌拉草、油包草、三棱草的草根,经年累月淤积成一丛丛塔头,密布在森林附近的沼泽地上,似乎是飘拂在森林老人胸前的胡须。这里的每一束花、每一株草都以它们不同的形态生长着,形成了各自的小群落,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演绎着草木群落的荣枯兴衰。

  千百年来,樟子松耸立在崇山峻岭之中,它们随着季节更替不停地变换自己的妆容。作为大兴安岭的生态晴雨表,它们呵护着怀抱中每一种生物的生活状态和自然姿容,也传递着大自然的喜怒哀乐、生命规律。

  透过密密的松林,白云浮游万里晴空,长河环绕原始森林。莫尔道嘎的云影在山林间或快或慢地移动,明暗交影,变幻莫测。樟子松林的松香更浓了,含着成熟的味道,沁人心脾。高大的樟子松与低矮的灌木、乔木构成亲睦的群落,既相互竞争也相互依赖。满目苍翠的红豆坡,散发着红豆浓郁的芳香。褐茎绿叶、白花红果点缀在林间,平添了秋色的魅力。登临一目九岭,看雾海林涛,茫茫一片。雾气在低空凝聚,填满了山川沟壑。浓雾随着气流缓缓飘移,如波涛翻滚,如仙云漫舞。此时,山峦的浑厚和林海的恢宏在这里相遇,仿佛带我们走进了一个万物修睦、和谐亲密的大家庭。

  冬日的大兴安岭白雪皑皑,莫尔道嘎冰峰与雪岭银光闪耀。一望无际的樟子松林与清澈的蓝天白云交相辉映。莫尔道嘎的冬季散发着冰清玉洁的原始魅力,推送出一幅天地壮美的冰雪画卷。风雪穿过万里林海的轰然巨响,雪球覆压樟子松林的傲然风骨,都让人惊叹生命的神奇与伟力。

  樟子松的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无论季节怎样变化,不变的是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那份安宁。樟子松以平静的状态、不变的情怀,给每一个季节带来特有的妆容。樟子松林的冬天要比北方其他的地方来得早一些,金秋十月瓜果飘香的季节,莫尔道嘎却迎来了凛冽的天气,樟子松以它极强的适应能力,迅速地改变着颜色。那些浓郁的绿色,很快变得深沉,那些深深的墨绿色,藏进了岁月的风骨。

  樟子松的禀赋

  行走在大兴安岭绿色的海洋,在万顷碧波的林海中,樟子松以一种内敛之美,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更没有桃花的灼灼其华。它沉稳而不招摇,庄重而不轻浮。它有着松的高洁,牡丹的高贵,它用笔直的树干,诠释着生命的刚直不阿。轻轻用手抚摸那褶皱的肌肤,感悟岁月的沧桑。在尘世中,樟子松努力向上生长,无视电闪雷劈,无视风霜雨雪。

  它没有华丽的外表,一身墨绿包含了它全部的世界,雕塑般的身体矗立在岁月轮回的季节里。它用宽阔的臂膀抵御风沙雨雪,它用坚毅的步伐将春天的美丽留给大地。在高高的山峰上它不卑不亢,在低低的河谷中它依然守卫,从不低头,即使被弯曲折断也不改本色。

  在寒风凛冽的冬季里,樟子松像哨兵一样挺立着腰杆。无论独踞于北风怒号的高山之巅,还是孑立于白雪皑皑、怪石嶙峋的危岩一隅,它都以不骄不躁、泰然自若的姿态,傲视漫天风雪,冷看朔风凛冽。气冲云霄,坚韧不拔。

  “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以暮年衰弱之躯,种下万棵松树,只为欣赏樟子松舞动霜风的豪情与潇洒,那是苏轼看淡云起云落的浪漫情怀。陈毅将军也曾感慨于松树不屈不挠的精神,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樟子松以不可抗拒的美笔直地站着。那一株株高大的乔木直入云霄,灰褐色的枝干包裹着岁月的年轮,稀疏的树冠上耸立着针尖似的叶子。我不知道它们走过了多少年轮,它们经历了太多的四季更迭、物种淘汰,至今,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展现于世。

  冬日里的樟子松像一位满怀诗腹的气质君子,不与梅花斗风华,不与百合争风韵,恬适而朴素,峥嵘而劲峭。每一棵树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道风景。在零下五十度的严寒里,它依然绰约多姿、傲岸挺拔。它紧紧扎根在山岩之间,一旦生命诞生,便经久不息,以不屈不挠的意志,抵御寒冷。它用粗犷的线条,勾勒浓淡相宜、苍劲有力的气韵,它是画家笔下的丹青,是诗人笔下的力量。它用美好的心灵,长久的爱,赤子的情,锁住滚滚流沙,用永恒的翠绿包裹着山岭。

  风把它吹到哪里,它就落到哪里,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不因孤独而叹息,不因弱小而屈服,不因高大而自傲。电闪雷鸣中,它依旧挺拔,骄阳似火中,它用细细的针叶锁住了水分。它用钢铁般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征服自然,将满身的阅历写在岁月的戎装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旗县融媒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收藏
邮包里的童年
樟子松画廊
另一个花期(组诗)
清逸薄荷
壮美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