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虎座鸟架鼓 独特楚国文化

  □朱卫东

  藏品:虎座鸟架鼓。

  年代:楚国。

  质地:楠木。

  规格:高150厘米,宽156厘米。

  特点:虎座鸟架鼓已历经2000余年风雨,由底座、鼓架、悬鼓三部分组成。底座是2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的卧虎。2只卧虎背向而踞,虎背上各有一只长腿长颈的凤鸟,鸟喙微微张开,似在引颈高歌。2只凤鸟背向而立,中间有一面大鼓用红绳带系于凤冠之上。这件虎座鸟架鼓以卧虎为底座,虎啸原野,声响宏大,以凤鸟为鼓架,凤鸣九天,声声远闻,符合鼓音宏大而远闻的特征,让聆听者在听到鼓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虎啸的高亢远闻和凤鸣的清越婉转,充分体现了古人独具特色的审美智慧。

  渊源:虎座鸟架鼓1978年出土于荆州观音垱天星观1号楚墓内。鼓是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之一,文化源远流长。早在陶器时代,先民们就用陶土烧制“土鼓”,表面蒙上兽皮,用蒉草制成鼓槌敲打。周王朝时,陶鼓普遍应用于祭祀、军事、劳作及其他活动中,国家专门建立了管理鼓乐的机构,设置了名为“鼓人”的官职,还制定了一套完备的鼓乐制度。

  凤为百鸟之王,象征祥瑞。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唯一一个崇尚凤鸟的诸侯国,凤鸟是楚人的图腾。战国时,巴国是楚国的邻国之—,巴人能征善战,是楚人的劲敌。楚国经过多年的惨烈战争后兼并了巴国。虎是巴人的图腾,因此有学者认为,在虎座鸟架鼓上,凤足踏猛虎的造型,寓意楚人战胜巴人。虎座鸟架鼓的造型和纹饰,充分体现了楚人的智慧。

  点评:虎座鸟架鼓构思新颖,造型精巧,利用力学平衡的原理,将虎座、凤鸟、悬鼓分体雕刻,再用榫卯连接。虎首、尾,凤喙、爪、羽翼雕琢栩栩如生。木胎上髹生漆,以红黄黑三色为主,经历造胚、打磨、上漆、绘彩等诸多工序,绘画线条流畅,形象逼真,整体造型和色调搭配反映了楚人不拘一格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后世研究楚文化和古乐器的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藏所: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旗县融媒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收藏
何尊 见证“中国”出处
铸客铜鼎 能煮下一头牛
麒麟温酒器 古代酒器孤品
良渚玉琮 雕刻难以模仿
虎座鸟架鼓 独特楚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