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植树造林一甲子,西营村绿色资产丰厚了

  □本报记者  李国萍

  初秋时节,凉城县岱海镇西营村的北山上,苍翠挺拔的油松交织成郁郁葱葱的林海,放眼望去,满目苍翠。

  记者跟随当地护林员走进这片林海,置身其中,很难想象60多年前的这里曾是荒山秃岭。西营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文喜回忆说,当时,西营村整个山头都是秃的,每逢下雨,泥沙俱下,田里的庄苗被淹不说,山下村民的房子也险情频发。

  西营村党支部下定决心荒山植绿,组织全村男女老少上山植树造林。开始时栽杨树,由于环境条件差杨树长得慢,造林却成不了林。他们开始改种生命力强的油松,不仅长势好,而且四季常青。那个年代,植树全靠人工,背树苗、挖坑、栽树、浇水,面对重重困难,时任西营林场场长奎占元率先挑起担子,把树苗挑到山上种植,同时还组织了专业队造林。在他的带动下,群众也开始自发上山植树。几十年过去,西营村造林面积达到1.5万亩,22座荒山、几十条荒沟披上绿装。

  前人植树,后人护林。一代接一代的西营村民与大山为伍,与森林为伴,守护着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现如今,村里组织了护林队,在做好巡林护林工作的同时,还走村入户宣传林业各项法律法规、盗伐林木的危害等,村民的保护意识逐步提高,西营村的“绿色资产”越来越丰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阿拉善
   第08版:包头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生态环保
   第12版:收藏
排放超低化 “异味”数据化
【纵览】
政企双向发力 “减排”扶优汰劣 ◎正文
小流域综合治理,青山区乡村颜值提升了
植树造林一甲子,西营村绿色资产丰厚了
“林业小白”的蜕变
风吹草低见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