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责任体系 压紧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
推动各地实施分层分级、层级对应包保责任机制,建立包保和包保主体台账,组织全区市、县、乡、村党政领导干部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全覆盖包保督导,实现对食品安全风险全面有效防控。出台《推进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落细实施方案》,要求相关企业依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安全员,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 管理机制。
截至目前,全区3.29万名包保干部包保24.19万家获证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3.18万家其他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正在建立责任清单。全区42838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设立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利用风控平台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机制企业16.02万家。初步构建了食品安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工作机制。
贯彻落实决策部署 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2022年以来,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餐饮浪费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婚宴、自助餐等易发环节食品浪费行为,集中曝光典型案例,引导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圆满完成进口冷链食品“物防”工作,全区建立集中监管仓37家,2.1万余家进口冷链食品的生产、销售、餐饮和第三方冷库等市场主体入驻“蒙冷链”平台。为确保全域全年食品安全,全区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累计排查处置问题3.24万个,处置完成率100%。2023年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责令整改并予以警告案件267件,公布典型案例132件。
强化风险防范 及时排查处置安全隐患
开展了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区域巡查,巡查食品生产企业和生产加工小作坊259家,发现风险隐患问题1074个,问题整改率100%。全覆盖开展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证后监督检查,近年来,食盐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着力推进全区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管理标准化建设,发布实施规范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7项地方标准,全区247家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及13560家入场销售者建立了电子档案,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70家。全区建立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系统,14万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入驻风险管控平台,实现远程精准监管。持续开展“滚动式”督导检查机制,对12个盟市压茬推进食品安全问题整改,消除风险隐患。截至2022年底,累计完成9轮14次“滚动式”督导检查,检查企业6697家,发现问题12712项,立案193件。
聚焦群众关切 专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
紧盯区域主打产业乳制品、牛肉干、酱油、食醋、食用植物油等9类产品,全覆盖持续开展“监督检查+靶向抽检”。深化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对餐饮服务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100%,“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80%以上。深入开展农村牧区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建立农村牧区统一配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30家,建成农村牧区食品经营规范化试点5171家。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公安厅、农牧厅等部门分别开展“衣食住行”“昆仑”“铁拳”“春雷”“利剑”、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专项整治行动。2022年,全区查处食品安全案件11238件、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54件。累计破获刑事案件34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62名,涉案金额1.4亿元,持续形成严惩重处的震慑态势。
凝聚各方力量 构建共治共享格局
每年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自治区、盟市、旗县同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建立“你点我检”常态化工作机制,2023年以来,全区各级广泛征集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食品品种、检测项目,抽检食品2247批次,检出不合格食品79批次,不合格率3.52%。全区各级发布食品安全权威信息、消费提示、科普知识,及时回应处理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兴安盟、阿拉善盟志愿者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开展“餐饮安全你我同查”直播活动,积极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通辽市推进智慧监管,在全区率先采用“远程视频核查”,加大消费投诉处置力度;赤峰市、鄂尔多斯市推出“一老一少”食品安全科普动漫;锡林郭勒盟人大工委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乌兰察布市推出“舌尖乌兰察布、食安你我同行”刊登专栏;乌海市举办食品安全线上线下科普大讲堂,制作“制止餐饮浪费”红马甲,宣传贯彻“光盘行动”新要求。各地通过充分调动部门、地方、企业、社会各方积极性,促进“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食品安全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