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赤峰市:全力以赴 保障秋粮丰产丰收

  本报赤峰9月7日电  (记者  肖璐)金秋九月,在林西县新城子镇英桃漠河村,连片的制种玉米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村民穿梭其中,抢抓有利时节,去雄抽穗,以确保种子的纯度和质量。

  “今年种植200亩制种玉米,每亩收入在2800元左右。”英桃漠河村民张林说,为了抢抓农时,每天晨光熹微就下地干活,当地有丰富光热条件和地理优势,制种玉米产业已成为其增收重要手段。

  秋粮是粮食生产的大头,眼下是秋粮生产关键期,作为农业大市,赤峰正在全力以赴保障秋粮丰产丰收,综合来看,全市大部地区秋粮作物长势基本正常。

  在敖汉旗下洼镇草原村,占才家庭农场负责人朱占才为记者算了一笔收入账;家庭农场共种植各类秋粮2200亩,其中高粱1500亩,预计亩产1300-1400斤左右,价格在1.8元/斤左右。谷子600亩,今年选择敖汉旗新品种敖谷8000,预计亩产700-800斤左右,价格在2.8元/斤左右。绿豆100亩,受干旱少雨影响,亩产在140斤左右。“从目前来看,秋粮长势正常,预计产量平稳。”朱占才对今年收入很有信心。

  在翁牛特旗节水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玉米、谷子等农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高标准农田改造把山坡地改成了水平梯田,每亩地谷子能达到800-900斤,收入比以前翻了番。”翁牛特旗西拉木伦农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家兴说道。

  赤峰市通过市、旗、乡镇苏木、村嘎查四级联动整合项目资金,投入人才力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仅在翁牛特旗就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实现集中连片、节水高效、稳产高产,平均每亩提升粮食生产能力170斤。

  据统计,今年赤峰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26万亩,其中玉米955万亩、谷子355万亩,大豆118万亩,高粱87万亩,向日葵70万亩,其他油料作物11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63万亩,其中饲用作物播种面积113万亩。

  由于今年出现了罕见的干旱天气,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对作物生长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各作物生育期普遍推迟,作物减产已成定局。赤峰市农牧局种植业科科长柴贵宾表示,将最大限度减轻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抓好田间管理,加强病虫防控,努力夺取秋粮丰产丰收,确保赤峰市粮食产量达到131.6亿斤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巴彦淖尔
   第07版:出彩
   第08版:出彩
赤峰市:全力以赴 保障秋粮丰产丰收
首府召开第39个教师节庆祝大会
内蒙古(通辽)第八届中医药 (蒙医药)产业博览会开幕
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 第二届中蒙国际标准化论坛举办
中蒙国企改革发展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办
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 绿色农畜产品推介会召开
2023年粤贸全国(内蒙古) 经贸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找准问题切口 推动 “三农三牧”高质量发展
“万里茶道”国际文化旅游推介会举办
中国内蒙古—中亚五国经贸 合作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办
第二届中国—以色列经贸 合作呼和浩特论坛举行
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 经济合作区圆桌会议召开
开了国通语直播 销量翻了好几倍
特色产业“生金” 增收致富“有道”
沙漠里的“绿色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