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了国通语直播 销量翻了好几倍

  □本报记者  巴依斯古楞

  华灯初上,在西乌珠穆沁旗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共享直播间,“家佳布行店”直播员蕊蕊熟练地用国家通用语言推介着店里最新缝制的传统乌珠穆沁服饰、耐心解答全国各地网友提出的各种问题。

  面对五花八门的提问,蕊蕊应付自如、对答如流。据她介绍,通过抖音直播,该服饰店成为广受好评的“网红”店,主播们流利的国通语给用户和客商留下了深刻印象,粉丝数量越来越多,销量也是水涨船高。

  “家佳布行店”是西乌珠穆沁旗一家民族服饰加工销售店,直播电商是目前的主要盈利模式。该店聘用了4名电商直播人员,蕊蕊便是其中之一。她从小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2019年从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毕业后,到西乌珠穆沁旗供电公司工作。由于发音标准、音色甜美,她在“家佳布行店”成功应聘为网络主播。有了这个第二职业,她每月还能多赚4000元至5000元。

  “想要找到好工作,多挣点钱,说好国家通用语言太重要了!”蕊蕊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乌珠穆沁姑娘,她从小就喜欢看国家通用语言类书籍,因此也积攒了很多课外知识,广博的知识面让她在直播间里得心应手。

  过去,“家佳布行店”主要通过传统销售模式经营,线下销售各种民族服饰。伴随着网络直播和电商产业的发展,“家佳布行店”老板红梅也在抖音平台上开通了直播。一开始,她只是在直播间里发布一些作品,简单地展示和销售一些传统民族服饰。虽然有时也能获得上万的关注度和点击量,但实际上看的人多,真正购买的顾客却少之又少。

  自从聘来蕊蕊等4名主播后,“家佳布行店”的生意是日渐向好。流利的国通语、亮丽的外表,使“家佳布行店”迅速在抖音平台上走红,随着关注度急速提高,民族服饰的销量也随之高涨。

  “现在靠直播,我们店里每个月的销售额轻松超过7万元。放在过去,这真是不敢想象,以前我们全年的收入才20万元。”红梅高兴地说,现在全国各地的顾客都能找到“家佳布行店”,订单也是从天南海北纷至沓来。

  红梅把这大好局面归功于4名主播。“虽然是我发现了网络平台商机,也走出了第一步,但没有她们几个用国家通用语言做精彩直播,解释民族服饰的各种特色以及别具一格的缝制方式,引来各地网友的关注,我家的生意也不会这么快做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巴彦淖尔
   第07版:出彩
   第08版:出彩
赤峰市:全力以赴 保障秋粮丰产丰收
首府召开第39个教师节庆祝大会
内蒙古(通辽)第八届中医药 (蒙医药)产业博览会开幕
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 第二届中蒙国际标准化论坛举办
中蒙国企改革发展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办
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 绿色农畜产品推介会召开
2023年粤贸全国(内蒙古) 经贸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找准问题切口 推动 “三农三牧”高质量发展
“万里茶道”国际文化旅游推介会举办
中国内蒙古—中亚五国经贸 合作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办
第二届中国—以色列经贸 合作呼和浩特论坛举行
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 经济合作区圆桌会议召开
开了国通语直播 销量翻了好几倍
特色产业“生金” 增收致富“有道”
沙漠里的“绿色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