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树植心”树成荫

  □本报记者  李国萍  通讯员  白小玲

  “‘种树植心’就是经由自然,回到自身,唤醒和滋养本心的知行合一。‘种树植心’指向我们的精神家园,让人得以安身立命,欢迎加入‘种树植心’志愿活动。”许多来到阿拉善腾格里沙漠锁边生态公益项目基地参加志愿活动的人,都会聆听到种树植心生态文明实践教育中心负责人吴向伟老师阐释“种树植心”的理念,大家也会与他交流自己的感悟。

  20年前,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吴向荣,在大哥吴向伟的协助下,踏上了父亲曾经治理荒漠的路,一头扎在腾格里沙漠,一干就是20多年。

  “我的父亲曾任阿拉善左旗草原工作站站长。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在全国最先提出并申请组织实施了在年降雨量低于200毫米的荒漠化地区,进行围栏封育、飞播种草,获得成功。我们有幸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吴向伟讲起父亲总有说不完的话。

  “为什么会想到‘种树植心’这个教育理念?”这是很多人好奇的地方。

  1997年,吴向荣去日本求学,发动组织中日民间团体和志愿者来到阿拉善开展植树造林、学校访问、家庭结对等公益环保活动。一位日本退休老教师曾说过一句话:“在每个人心里种下一棵树。”这对吴向伟触动很大,启发他总结凝练了“种树植心”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教育核心理念。从此面向中小学的环境教育、面向家庭的亲子研学、企业团建……在基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指着连绵起伏的沙丘上树立的一块块写着不同名字的公益林牌,吴向荣说:“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每年来自社会各界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会来基地开展公益林认种活动,锁边林面积在不断扩大,也推动基地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如今,锁边生态基地面积已扩大到10多万亩,30平方公里的核心示范区宛如一条绿色长城,有效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促进了贺兰山西麓植被的自然恢复。”

  正如吴向荣所言:“别人问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实际上是我们发自内心的热爱。沙漠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内心的沙漠化。我们倡导的‘种树植心’,核心要义是不仅在沙漠种一棵树,更要在人的心里种下一棵树, 当每个人心里有一棵树的时候,无论在哪里,大自然都在你心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红花尔基“天保工程”10年间,实现由“消耗森林资源”向“保护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经过休养生息、后备资源培育,天然林资源实现增量提质——~~~
~~~
~~~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科技
   第06版:鄂尔多斯
   第07版:通辽
   第08版:出彩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生态环保
   第12版:收藏
【纵览】
森林资源“家底”越来越厚了
打好天然林保护持久战
“种树植心”树成荫
实施精准作业为森林“理发”
修复“生态伤疤”再现秀美山川
群鸟翩跹的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