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民区

老旧小区改造让群众幸福感“原地升级”

  □本报记者  郑学良  实习生  李珍  赵天祺

  “咱们小区以前路面破损、设施老旧、停车位紧张……很多老邻居都搬走了。就在去年,经过老旧小区改造,面貌焕然一新,搬走的老邻居如今又搬回来了。”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飞鹰齿轮厂小区居民李女士笑着说,现在随便拿出手机在小区里拍张照,不用修图都好看,在朋友圈里晒小区“颜值”竟然成了习惯。

  踏着平整的路面走进飞鹰齿轮厂小区,统一规划的停车场、一字排开的路灯,绿化林带中步道旁种着海棠、樱花、五角枫,五彩的透水路面时尚亮丽,崭新的健身器械又增添了运动元素。

  最显眼的是“工业热土 青城记忆”几个大字和工业风格的齿轮雕塑,让生活在这里的老居民回忆满满、倍感亲切。

  飞鹰齿轮厂小区始建于1992年,共16栋楼,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居民815户1483人,其中齿轮厂职工238户;60岁以上人口669人,占小区总人口41%。由于建设年代久远,设施老化、跑冒滴漏、出行难、环境差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这里的居民。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

  2022年6月,回民区将飞鹰齿轮厂小区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示范小区。

  “改造内容涉及基础类、提升类和完善类3块33项。”海西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牛雯萱介绍说,包括7300多米“气、暖、供排水”管网更新改造、8400多米线缆入地、5200平方米口袋公园,以及警务室、安防监控、消防设施、路灯照明、健身器材和小区绿化、垃圾分类、智能快递箱等。新建为老服务中心和物业用房,并对小区“拆墙并院”,让小区实现了功能和配套设施全新升级。

  飞鹰齿轮厂小区的大变样,只是回民区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

  2022年,回民区对辖区内51个老旧小区实施了改造提升,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6万户,让群众幸福感“原地升级”。

  在呼钢小区,文体活动室传出悠扬歌声,小区居民张大爷正和几位老人排练歌曲《我的祖国》。“一会儿排练结束,我们还要去小区门口新建的口袋公园转一转。”和张大爷一样,越来越多的居民在老旧小区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呼钢小区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总建筑面积6.02万平方米,常住居民1427户。平房区建于1958年,房屋老化严重,雨季垮塌隐患极大。

  2023年,回民区秉持“打造有温度的社区”这一理念,按照“基础改造补短板、提升改造出亮点”的思路,总投资6.4亿元,对呼钢片区、燕莎玫瑰园、咱家小区等53个老旧小区采取统一设计、集中连片、分类实施的方式进行改造,涉及改造居民楼354栋、1.88万户,建筑面积约130万平方米。

  其中,呼钢小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被列入住建部等7部门确定的全国106个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也是首府唯一的一个试点。

  给群众办事,就要让群众满意。

  在项目启动前,回民区及时公示、完善改造方案,社区发挥“居民议事厅”等平台的作用,听取群众合理化建议。

  由于居民以老年人为主,他们还将一系列适老化改造考虑入其中。

  就这样,一个涵盖一站式服务大厅、健身休闲广场、党建活动中心、文体活动室、多功能会议室、图书阅览室,以及老年餐厅、日间照料室、康复室、托幼房等改造后的小区,出现在居民面前。

  居民们都说,自己是“在最老的小区,过着最新的生活”。

  不但要建好,更要管好。

  为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回民区结合辖区实际,积极探索老旧小区改造的长效管理机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改造后小区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打造“党建引领、协商议事、便民服务、党群互动”综合性党群服务体系,按照“网格化”管理形式,积极探索“红色物业”,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小区物管会+物业公司”工作矩阵,“吹哨”包联单位驻区社会组织、党员群众志愿者报到,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运行管理模式……

  把服务延伸到社区“神经末梢”,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回民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要闻
   第06版:社会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要闻
老旧小区改造让群众幸福感“原地升级”
网络信号“盲户”清零
【集市】
黄豆到“金豆”的进阶之路
村里有了“鹅司令”
有了3元就能吃好的“幸福食堂”